

烏蘭察布職業學院是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具有獨立頒發高等學歷文憑資格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內蒙古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優質院校。建院以來始終以校風嚴謹、管理規范、特色鮮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數量多、質量高享譽社會。學院占地面積900672平方米,建筑面積200869平方米,多媒體教室座位數4600個,語音教室座位數108個。圖書館藏書36.14萬冊,電子圖書34萬冊,紙質專業期刊480余種,電子專業期刊5700多種。校園網寬帶接入1000Mbps。建有各類實踐教學場所81個,教學設備總值1.45億元,在校生人數超過1萬人。
學院設有經濟管理系、機電技術系、農學與馬鈴薯工程系、畜牧獸醫系、商務信息技術系、建筑技術系、學前教育系、馬列教學部、綜合素質教學部、體育教學部、附屬中等專業學校等教學機構。開設有大數據與會計、旅游管理、云計算技術應用、高速鐵路客運服務、空中乘務、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新能源裝備技術、風力發電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食品智能加工技術、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畜牧獸醫、動物醫學、現代物流管理、大數據技術、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學前教育等39個專業。現有教授27人、副教授135人,“雙師型”教師182人。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培養了大批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在內蒙古自治區享有良好的辦學聲譽。目前,學院上下凝心聚力,正在全力推進自治區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建設。
一、新生入學“綠色通道”
“綠色通道”是普通高校確保家庭困難新生順利入學的有效措施。針對經濟困難新生,開辟綠色通道。在新生報到入學時,經審核對因經濟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批準暫緩繳納學費先入校學習。學生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金、勤工儉學等方式來解決困難。
二 、內蒙古自治區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和孤兒資助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政策,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能讓貧困地區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指示精神,保障貧困家庭學生基本教育權益的重要舉措,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經教育招生考試部門正式錄取到普通高等學校的新生,且錄取當年的9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城鄉低保家庭子女和孤兒每學年資助6000元。
三、獎助學金
國家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國家助學金資助分為三個等級:一等助學金每生每年4300元,二等助學金每生每年3300元、三等助學金每生每年2300元。
自治區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自治區勵志獎學金的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4000元以及烏蘭夫獎學金。
四、“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是指大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其目的在于為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
五、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簡稱西部計劃)是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重大人才工程。
六、內蒙古大學生村官待遇
大學生村官待遇政策按照中央組織部《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關于做好大學生村官有序流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和自治區相關政策規定執行。
七、大學生當兵優惠政策
2022年將繼續為大學生應征入伍開辟“綠色通道”,做到大學生參軍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實現從“校門”到“營門”的直通。在校生及畢業生入伍均可享受中央財政實施的相應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每年學費補償不高于8000元(學費超過8000元的按8000元補償,低于8000元的按實際學費金額補償)。
八、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
內蒙古自治區對在畢業學年內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同時符合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特困人員、殘疾、獲得國家助學貸款條件之一的普通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500元/人。
具有我區普通高等教育學籍且在畢業年度7月31日前取得專科畢業證書的應屆畢業生可統一參加內蒙古自治區“專升本”報名、考試,被錄取的學生將在本科院校繼續就讀兩年,成績合格可獲得本科院校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就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實現與市場接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切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 專業代號 | 專業名稱 | 考試科類 | 學費(元) |
| 1 | 畜牧獸醫 | 文科 | 5000/年 |
| 2 | 動物醫學 | 文科 | 5000/年 |
| 3 | 寵物醫療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4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5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6 | 汽車電子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7 | 鐵道供電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8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 | 文科 | 5000/年 |
| 9 | 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0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文科 | 5000/年 |
| 11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2 |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3 | 新能源裝備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4 |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5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16 | 大數據與會計 | 文科 | 5000/年 |
| 17 | 空中乘務 | 文科 | 5000/年 |
| 18 | 旅游管理 | 文科 | 5000/年 |
| 19 | 法律事務 | 文科 | 5000/年 |
| 20 |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 | 文科 | 5000/年 |
| 21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文科 | 5000/年 |
| 22 |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 | 文科 | 5000/年 |
| 23 | 現代農業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24 |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25 | 園林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26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文科 | 5000/年 |
| 27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28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29 | 大數據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30 | 現代物流管理 | 文科 | 5000/年 |
| 31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文科 | 5000/年 |
| 32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文科 | 5000/年 |
| 33 |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 文科 | 5000/年 |
| 34 | 學前教育 | 文科 | 5000/年 |
| 35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文科 | 5000/年 |
| 36 | 工程造價 | 文科 | 5000/年 |
| 37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38 | 建筑消防技術 | 文科 | 5000/年 |
| 39 | 建筑室內設計 | 文科 | 5000/年 |
| 40 | 畜牧獸醫 | 理科 | 5000/年 |
| 41 | 動物醫學 | 理科 | 5000/年 |
| 42 | 寵物醫療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3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4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5 | 汽車電子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6 | 鐵道供電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7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 | 理科 | 5000/年 |
| 48 | 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49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理科 | 5000/年 |
| 50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51 |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52 | 新能源裝備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53 |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54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55 | 大數據與會計 | 理科 | 5000/年 |
| 56 | 空中乘務 | 理科 | 5000/年 |
| 57 | 旅游管理 | 理科 | 5000/年 |
| 58 | 法律事務 | 理科 | 5000/年 |
| 59 |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 | 理科 | 5000/年 |
| 60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理科 | 5000/年 |
| 61 |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 | 理科 | 5000/年 |
| 62 | 現代農業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3 |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4 | 園林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5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理科 | 5000/年 |
| 66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7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8 | 大數據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69 | 現代物流管理 | 理科 | 5000/年 |
| 70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理科 | 5000/年 |
| 71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理科 | 5000/年 |
| 72 |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 理科 | 5000/年 |
| 73 | 學前教育 | 理科 | 5000/年 |
| 74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理科 | 5000/年 |
| 75 | 工程造價 | 理科 | 5000/年 |
| 76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77 | 建筑消防技術 | 理科 | 5000/年 |
| 78 | 建筑室內設計 | 理科 | 5000/年 |
| 79 | 畜牧獸醫 | 牧醫類 | 5000/年 |
| 80 | 動物醫學 | 牧醫類 | 5000/年 |
| 81 | 寵物醫療技術 | 牧醫類 | 5000/年 |
| 82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83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84 | 汽車電子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85 | 鐵道供電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86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 | 機電類 | 5000/年 |
| 87 | 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88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機電類 | 5000/年 |
| 89 | 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90 | 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91 | 新能源裝備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92 |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93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機電類 | 5000/年 |
| 94 | 高速鐵路客運服務 | 旅游類 | 5000/年 |
| 95 | 空中乘務 | 旅游類 | 5000/年 |
| 96 | 旅游管理 | 旅游類 | 5000/年 |
| 97 | 法律事務 | 財會類 | 5000/年 |
| 98 | 大數據與會計 | 財會類 | 5000/年 |
| 99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農學類 | 5000/年 |
| A1 |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 | 農學類 | 5000/年 |
| A2 | 現代農業技術 | 農學類 | 5000/年 |
| A3 | 食品智能加工技術 | 農學類 | 5000/年 |
| A4 | 園林技術 | 農學類 | 5000/年 |
| A5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農學類 | 5000/年 |
| A6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A7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A8 | 大數據技術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A9 | 現代物流管理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B1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B2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B3 | 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 計算機類 | 5000/年 |
| B4 | 學前教育 | 幼師類 | 5000/年 |
| B5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幼師類 | 5000/年 |
| B6 | 工程造價 | 建筑類 | 5000/年 |
| B7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建筑類 | 5000/年 |
| B8 | 建筑消防技術 | 建筑類 | 5000/年 |
| B9 | 建筑室內設計 | 建筑類 | 5000/年 |
注:專業設置及計劃數以內蒙古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發行的《招生計劃》為準。
詳情 >學校地址:烏蘭察布市集寧新區滿達東街曙光南路一號
聯系方式:0474—8303456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