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2004年,是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受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烏海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是烏海市唯一一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立足烏海市、面向內蒙古、輻射中西部,堅持“以全日制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為主體,以電大與成人教育和社會培訓為兩翼”的辦學格局。經過近20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以工科專業為主,各專業協調發展,集高職教育、繼續教育為一體的多科性地方高等職業院校。
烏海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招專業有21個,學制三年。
| 院系 | 招生專業 | 學費 | 科類 |
| 化學工程系 | 應用化工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化工類、醫學類 |
| 化工智能制造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計算機類 | |
| 藥品生產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化工類、醫學類 | |
| 機電工程系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計算機類 |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幼師類 | |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汽駕類 | |
| 電力工程系 | 發電廠及電力系統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計算機類 |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計算機類 | |
| 熱能動力工程技術 | 5000元/年 | ||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建筑類 |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建筑類 | |
| 應急技術及管理系 | 應急救援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醫學類 |
| 安全技術與管理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醫學類、采礦類 | |
| 煤礦智能開采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機電類、采礦類 | |
| 經濟管理系 | 大數據與會計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財會類、計算機類 |
| 電子商務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財會類、計算機類 | |
| 旅游管理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旅游類、烹飪類、計算機類 | |
| 教育系 | 學前教育(師范類)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幼師類 |
| 醫學系 | 護理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醫學類 |
| 康復治療技術 | 5000元/年 | 普通類(不提科目要求)、醫學類 | |
| 口腔醫學技術 | 5000元/年 | 醫學類 |
一、招生對象及條件
考生須完成內蒙古自治區2025年普通高考報名,且報考科類符合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專業要求。
二、填報志愿時間及方式
(1)填報志愿時間:
待定(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
(2)填報志愿方式:
考生登錄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填報院校志愿(烏海職業技術學院,代碼:D04)
三、考試時間及方式
(一)準考證打印
填報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志愿的考生,登錄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線上考試系統自行打印準考證;準考證打印時間和二次征集志愿考生打印準考證時間待定。
(二)考試時間
首次填報志愿考生考試時間:待定:二次填報志愿考生考試時間:待定
(三)考試方式
利用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教學平臺線上考試,具體操作方式另行通知,如有調整以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發布的單獨招生考試方案為準。
四、考試內容
(一)普通高中畢業生
(1)歷史類、物理類考生需參加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
(2)試題由語文、數學、時事政治等相關知識+職業技能適應性試題組成,總分300分。
(二)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職、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畢業生。
(1)對口升高職財會類、建筑類、機電類、計算機類、化工類、汽駕類、美工設計類、幼師類、醫學類,需參加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組織的"專業綜合職業技能測試+綜合素質”考試。
(2)試題由專業綜合職業技能知識+綜合素質試題組成,總分300分。
五、錄取
(一)錄取辦法
根據"專業志愿清”的規則,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各專業按總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
(二)錄取公示
在考試結束后公布成績并組織錄取,擬錄取名單將在烏海職業技術學院網站公示,同時將擬錄取名單和相關信息報內蒙古自治區教育考試院備案,最終錄取名單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
學校地址:內蒙古烏海市濱河新區濱河大道1號
聯系方式:0473-2616100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