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是2003年4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內江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市屬綜合類高職院校。自舉辦高職教育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樹立“以德立人,以職立教,以特立校”的辦學理念;傳承“自強博愛,嚴謹勤勉,合作共進”的辦學精神;遵循“厚德、精業、行健、致遠”的校訓。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己任,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不斷開拓創新,砥礪前行,逐步發展成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地方性專科高等院校。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單獨招生計劃為2240名,其中招收普高類計劃820名、中職類計劃1310名、美術與設計類計劃110名。
(一) 普高類和中職類招生計劃表
| 專業名稱 | 招生類別 | 單招計劃數 | |||
| 普高類 | 中職類 | 普高類 | 中職類 | 合計 | |
| 大數據與會計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52 | 63 | 115 |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20 | 31 | 51 |
| 大數據與審計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14 | 22 | 36 |
| 市場營銷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22 | 32 | 54 |
| 電子商務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36 | 54 | 90 |
| 現代物流管理 | 文理兼收 | 財經商貿類 | 22 | 32 | 54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文理兼收 | 加工制造類 | 12 | 18 | 30 |
| 智能制造裝備技術 | 文理兼收 | 加工制造類 | 12 | 18 | 30 |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文理兼收 | 汽車類、加工制造類 | 40 | 60 | 100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文理兼收 | 汽車類、加工制造類 | 40 | 60 | 100 |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 文理兼收 | 汽車類、加工制造類 | 12 | 18 | 30 |
|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 文理兼收 | 汽車類、加工制造類 | 12 | 18 | 30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文理兼收 | 加工制造類、電子信息類 | 32 | 48 | 80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文理兼收 | 加工制造類、電子信息類 | 32 | 48 | 80 |
| 建筑工程技術 | 文理兼收 | 土木水利類 | 29 | 44 | 73 |
| 建設工程管理 | 文理兼收 | 土木水利類 | 34 | 50 | 84 |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 文理兼收 | 土木水利類 | 8 | 12 | 20 |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文理兼收 | 土木水利類 | 23 | 34 | 57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文理兼收 | 計算機類 | 36 | 54 | 90 |
| 軟件技術 | 文理兼收 | 計算機類 | 24 | 36 | 60 |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文理兼收 | 計算機類 | 24 | 36 | 60 |
| 應用電子技術 | 文理兼收 | 電子信息類 | 36 | 54 | 90 |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文理兼收 | 教育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醫藥衛生類 | 52 | 78 | 130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文理兼收 | 教育類、公共管理與服務類、醫藥衛生類 | 20 | 30 | 50 |
| 畜牧獸醫 | 文理兼收 | 農林牧漁類 | 35 | 107 | 142 |
| 園林技術 | 文理兼收 | 農林牧漁類 | 20 | 30 | 50 |
| 現代農業技術 | 文理兼收 | 農林牧漁類 | 15 | 25 | 40 |
| 作物生產與經營管理 | 文理兼收 | 農林牧漁類 | 12 | 18 | 30 |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文理兼收 | 輕紡食品類、餐飲類、醫藥衛生類 | 30 | 0 | 30 |
| 服裝設計與工藝 | 文理兼收 | 輕紡食品類 | 10 | 100 | 110 |
| 旅游管理 | 文理兼收 | 旅游類 | 22 | 32 | 54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文理兼收 | 旅游類 | 20 | 30 | 50 |
| 烹飪工藝與營養 | 文理兼收 | 旅游類、餐飲類、輕紡食品類 | 12 | 18 | 30 |
(二) 美術與設計類招生計劃表
| 專業名稱 | 招生類別 | 招生計劃 | 合計 | ||
| 普高類 | 中職類 | 普高類 | 中職類 | ||
|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 文理兼收 | 不限類別 | 1 0 | 30 | 40 |
| 藝術設計 | 文理兼收 | 不限類別 | 20 | 50 | 70 |
備注:單獨招生專業、計劃數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為準,學費和住宿費標準嚴格按照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教育廳有關政策執行。
已參加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考及對口高考統一報名的考生,且具備以下相關條件:
1.身體健康。考生必須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考生被錄取后,若身體條件不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將取消其入學資格,建議考生填報志愿時結合高考體檢表填報專業志愿。
2.報考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的考生,應具有美術與設計類專業知識。
3.根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特性及就業要求,建議男生身高不低于1.68米,女生不低于1.58米的考生填報上述專業。
報名設3個報考類別,考生應根據高考報名身份和自身條件選報一項。
1.普高類:面向普通高中考生。
2.中職類:面向相對應的對口高職考生。
3.美術與設計類:面向具有美術與設計類知識考生。
2023年高職單獨招生報名實行網上統一填報的方式,分網上報名和學校確認兩個階段。
(一)網上報名(填報學校志愿)。報考考生本人應于2023年3月1日9:00至7日12:00,登錄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按要求準確填寫有關信息,填報高職單招學校志愿。學校志愿設置為1個,考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網上填報并及時保存。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考生可以修改學校志愿。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填報的志愿。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學校確認(填報專業志愿)。考生應于2023年3月10日9:00至13日12:00,登錄內江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確定所報考類別和專業志愿,并繳納報名考試費130元/人。否則,視為自愿放棄高職單招。填報專業志愿應遵循以下規則:
1.考生填報一個類別和一個專業志愿;
2.可以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3.免試申請考生在學校確認階段須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圖片;
4.網上志愿報名截止后,考生報考類別和專業志愿不得更改。
(三)現場資格審核。考生3月24日8:00至24日18:00現場資格審查時須提交以下材料:
1.《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單獨招生報名表》(考生完成志愿確認流程經學校審核通過后自行登錄報名系統打印)。
2.戶口簿或身份證原件,并收取復印件一份(身份證必須為二代身份證,否則不得參加考試)。
3.免試生需要提供證書原件、復印件和含文件號的批準文件復印件;并按規定到校參加所有考試。
經學校資格審查合格并簽訂《考生誠信承諾書》的考生,方有資格參加學校組織的考核。
(一)考試時間
1.文化考試筆試時間為2023年3月25日上午9:00-11:30。
2.綜合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考試時間為2023年3月25日下午13:00-18:00。
(二)考試地點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具體考試場所以準考證注明為準)。
(三)考試內容
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各單獨招生考試采用文化考試+綜合素質測試成績(普高類)/相應職業技能測試(中職類)。
文化考試試題由省統一命制,分普高類、中職類,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同堂分卷,每科滿分100分,總分300分。普通高中類、美術與設計普高類考生用普高類試卷,中職類、美術與設計中職類考生統一使用中職類試卷。
職業技能測試按照《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單獨招生職業技能測試考核方案》進行,職業技能測試滿分200分。
1.普高類考生:綜合素質測試采用現場面試的方式進行,主要考察考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語言溝通能力和職業傾向等基本素質,成績滿分為200分。
2.中職類考生:職業技能測試按《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單獨招生職業技能測試考核方案》執行,測試內容參考對應類別技能測試大綱,成績滿分為200分。
3.美術與設計類考生:職業技能測試按《內江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單獨招生職業技能測試考核方案》執行,測試內容參考美術與設計類技能測試大綱,成績滿分為200分。
(一)劃線
1.考生的報名資格審核意見和體檢信息均采用省教育考試院統一采集的信息。考生總成績=文化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職業技能測試成績,不折算。
2.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結合招生計劃、參考人數及考試成績的總體情況,根據考生文化考試和職業技能綜合測試原始總分,分普高類、美術與設計普高類、中職類、美術與設計中職類劃定總分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人數不超過報考總人數的90%。
(二)錄取
1.在總分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中,根據分類別、分專業計劃數,根據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 合格線上未被錄取且服從專業志愿調劑的考生從高分到低分調劑錄取到計劃未完成的同類別其它專業。
3.錄取過程中若出現專業計劃和計劃類別不平衡,學校可按照實際報考學生情況在計劃范圍內平衡專業計劃及類別計劃,首先滿足各類內部專業計劃的調整平衡,若類別生源不足,再跨類調整計劃。若單獨招生計劃未能完成,則將未完成的計劃轉入普通高校統一招生錄取計劃。
4.若錄取過程中出現總分同分情況,依次比較綜合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語文、數學、英語成績。
5.未參加文化考試或者綜合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以及文化考試或綜合素質測試/職業技能測試成績為零的考生,學校不予錄取。
(三)免試
在校期間參加由教育部主辦或聯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二、三等獎和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辦或聯辦的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一等獎的中職應屆畢業生、具有高級工或技師資格(或相當職業資格)、獲得縣級勞動模范先進個人稱號的在職在崗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經教育廳核實資格、我校公示,并在省教育考試院官網公示后,可由我校免試錄取進入對口類相應專業學習。所有符合免試錄取條件的考生在2023年3月25日前向我校招生就業處提交《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高職教育單獨招生免試錄取考生申請表》(見附件)。擬免試錄取名單將在學校招生網公示5天,隨學校全部擬錄取名單一并報省教育考試院審定后,辦理正式錄取手續。在正式辦理免試錄取手續前,申請免試考生應正常參加內江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職單招考試。
學校地址:內江市東興區漢安大道東四段199號
聯系方式:0832-2265927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