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是一所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江西省教育廳直屬管理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為綱,特色為魂”的辦學理念,扎實推進內涵建設,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江西省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學校現有專兼職教師520余人,高級職稱占比22%,雙師型教師占比56.4%,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56.12%。現有在校生1萬1千余人。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2025年單獨招生計劃數為1850名,其中普通類專業組610名(專業組代碼“001”),三校類專業組1240名(專業組代碼“002”)。
(一)普通類(專業組代碼:001)
普通類專業組招生計劃610名。考試科目:文化素質全省統考+職業適應性測試;物理組及歷史組考生填報了專業組002的將自動視為填報專業組001,按專業組001的考試要求測試及錄取。
| 系名稱 | 專業 | 計劃數 | 專業組 | 報考條件 | 考試科目 |
| 青少年教育系 | 學前教育 | 15 | 專業組1 | 畢業類別為普通高中畢業生(物理組、歷史組)(含同等學力)報考 | 文化素質全省統考+職業適應性測試 |
| 藝術教育 | 15 | ||||
| 青少年工作與管理 | 10 | ||||
| 社會工作 | 10 | ||||
| 社區管理與服務 | 10 |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10 | ||||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25 | ||||
| 歌舞表演 | 85 | ||||
| 交通管理系 | 旅游管理 | 10 |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10 |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10 | ||||
|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 | 20 | ||||
| 民航安全技術管理 | 30 | ||||
| 空中乘務 | 30 | ||||
| 數字媒體技術 | 15 | ||||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 20 | ||||
| 工業互聯網技術 | 25 | ||||
| 智能制造裝備技術 | 30 | ||||
| 智能焊接技術 | 30 |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30 |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25 | ||||
| 經濟管理系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25 | |||
| 移動應用開發 | 35 | ||||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10 | ||||
| 軟件技術 | 25 | ||||
| 大數據技術 | 25 | ||||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10 | ||||
| 電子商務 | 15 |
備注:以上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單獨招生專業及計劃數最終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為準。
(二)三校類(專業組代碼:002)
三校類專業組招生計劃1240名。考試科目:文化素質全省統考+職業技能測試;三校類考生填報了專業組001的將自動視為填報專業組002,按專業組002的考試要求測試及錄取。
| 系名稱 | 專業 | 計劃數 | 專業組 | 報考條件 | 考試科目 |
| 青少年教育系 | 學前教育 | 60 | 專業組2 | 畢業類別為三校生考生(不含物理組、歷史組考生)報考 | 文化素質全省統考+職業技能測試 |
| 藝術教育 | 65 | ||||
| 青少年工作與管理 | 50 | ||||
| 社會工作 | 50 | ||||
| 社區管理與服務 | 50 | ||||
| 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 | 50 | ||||
| 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 | 50 | ||||
| 歌舞表演 | 15 | ||||
| 交通管理系 | 旅游管理 | 40 |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50 |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50 | ||||
| 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 | 25 | ||||
| 民航安全技術管理 | 55 | ||||
| 空中乘務 | 55 | ||||
| 數字媒體技術 | 25 | ||||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 25 | ||||
| 工業互聯網技術 | 40 | ||||
| 智能制造裝備技術 | 55 | ||||
| 智能焊接技術 | 55 |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55 |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40 | ||||
| 經濟管理系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40 | |||
| 移動應用開發 | 70 | ||||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15 | ||||
| 軟件技術 | 40 | ||||
| 大數據技術 | 40 | ||||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15 | ||||
| 電子商務 | 60 |
備注:以上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單獨招生專業及計劃數最終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為準。
學費:5000元/年;
住宿費:800元/年(六人間)、900元/年(五人間)、1000元/年(四人間);
書本費:1000元/年(多退少補)。
招生對象:已完成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考報名的考生均可報考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單獨招生。
報考方式: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自行登錄江西省教育考試院官網“高職單招報考系統”進行網上報考。考生選擇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報考代碼:8620),可選不超過6個專業及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根據規定,每個考生限報1所高校,在規定的網報時間內,考生可以對所報考院校及專業修改1次。
(一)文化素質統考
考試科目分為語文、數學(合卷),滿分每科各100分,總分200分,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命題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標準》。考生在高考報名所在縣考試中心安排的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考場參加考試。
考試時間為2025年3月22日9:00-11:30。
(二)技能校考
1.考生準考證
考生須于2025年3月12日至14日自行登陸網站下載打印職業技能校考準考證。
2.職業適應性測試(專業組001)
對普通高中畢業生(含同等學力,簡稱普通類)采取“職業適應性測試”,職業適應性測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滿分為250分;其中信息技術100分,邏輯推理能力、心理素質100分,專業能力50分。
3.職業技能測試(專業組002)
對三校生(中專、職校、技校畢業生)采取“職業技能測試”,職業技能測試采用閉卷、機考形式;試卷滿分為250分;其中專業理論測試150分;專業技能測試100分。
專業技能測試加分政策:持有人社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者,經學校審核認定公示后,可在考生“專業技能測試”科目成績基礎上增加相應分數計入成績。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條件的,只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且加分后“專業技能測試”科目成績不得高于100分。
(1)二級(技師)以上(含)加30分;
(2)三級(高級工)加20分;
(3)四級(中級工)加10分。
考生如符合技術能力測試加分條件,須在2025年3月8日17:00前進入學校網站上傳資格證書掃描件(該證書須2025年3月8日前在網站可查),逾期上傳視為自動放棄加分資格。
(三)技能校考考試時間
職業適應性測試/職業技能測試:3月15日(詳見準考證)
(四)技能校考考試地點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
(五)成績查詢
1.職業技能校考成績查詢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將于3月31日前在本校網站上提供成績查詢,考生可對成績進行復核。
2.文化統考成績查詢
4月3日,考生可通過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網查詢本人分數。考生可于4月3日—4日在網上申請成績復核,4月8日在網上查詢成績復核結果。
(一)錄取原則
1.江西青年職業學院依據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規定,結合各專業組招生計劃分別劃定錄取控制線。依據考生文化統考、技能校考總成績排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依次錄取,考生在錄取后不得退錄。
2.如出現缺額專業,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原則對專業服從調劑的考生調劑到同一專業組中未錄滿專業;對不服從專業調劑且考試總成績未達到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的考生,不予錄取。不得跨專業組錄取。
3.在單獨招生錄取過程中,如出現考生總成績相同,則優先錄取文化統考成績高的考生;如仍相同,則優先錄取文化統考中語文成績高的考生。
(二)錄取說明
1.通過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高職單獨招生錄取的考生,與參加普通高考錄取的考生享受相同待遇。
2.考生經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高職單獨招生錄取后,不再具有參加普通高考及錄取資格。
3.在校學習期間獲得“江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以上的應屆畢業生,可按照省教育廳規定的程序申請免試就讀高職院校相同或相近專業。
4.特殊專業錄取條件
(1)空中乘務專業要求
身高 :男生173cm以上,女生163cm以上;
形象:五官端正,身材勻稱,裸露部分無疤痕;
視力:矯正視力《E字表》不低于4.8,無斜視、無色盲、無色弱;聽力正常,口齒清晰,無口吃;上肢和下肢膝蓋以下裸露部分無疤痕,無紋身和狐臭。
(2)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要求
身高: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
形象:五官端正,外貌清秀,形體勻稱。
(三)體檢
江西青年職業學院高職單獨招生錄取的考生須參加所在縣(區)考試中心統一組織的高考體檢,并符合教育部規定相關專業的身體要求。
學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志敏大道1458號
聯系方式:0791-83814509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