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是成都市重點打造的一所工科職業院校,肇始于1951年,201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學校入選四川省“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現有天府校區、東校區(金堂)、財貿校區、新都校區、公交校區5個校區,占地面積近1000畝,教學科研設備價值超億元,圖書館藏書量70余萬冊,在校全日制高職學生16000余人。重點打造智能制造、交通運輸、信息技術、建筑工程和財經商貿5大專業集群,設置工業機器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信息安全與管理、新能源汽車等37個專業。
2023年單招專業及計劃(天府校區)
| 專業 | 普通高中 | 中職 | ||
| 計劃數 | 招生類別 | 計劃數 | 招生類別 | |
| 鐵道交通運營管理 | 0 | —— | 20 | 不限類別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0 | —— | 20 | 不限類別 |
| 鐵道信號自動控制 | 0 | —— | 10 | 不限類別 |
| 鐵道工程技術 | 0 | —— | 20 | 不限類別 |
| 鐵道機車運用與維護 | 0 | —— | 10 | 不限類別 |
| 鐵道車輛技術 | 0 | —— | 10 | 不限類別 |
| 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 | 0 | —— | 10 | 不限類別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50 | 文理兼收 | 100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40 | 文理兼收 | 80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智能焊接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50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25 | 文理兼收 | 35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90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130 | 加工制造類/汽車類 |
| 建筑工程技術 | 60 | 文理兼收 | 100 | 土木水利類 |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60 | 文理兼收 | 100 | 不限類別 |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 | 40 | 文理兼收 | 60 | 不限類別 |
| 建筑經濟信息化管理 | 50 | 文理兼收 | 80 | 不限類別 |
| 電梯工程技術 | 20 | 文理兼收 | 80 | 不限類別 |
| 大數據與會計 | 0 | —— | 50 | 財經商貿類 |
| 會計信息管理 | 40 | 文理兼收 | 80 | 財經商貿類 |
| 現代物流管理 | 30 | 文理兼收 | 90 | 財經商貿類 |
| 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 | 30 | 文理兼收 | 100 | 不限類別 |
| 供應鏈運營 | 20 | 文理兼收 | 50 | 不限類別 |
| 電子商務 | 30 | 文理兼收 | 90 | 不限類別 |
| 關務與外貿服務 | 20 | 文理兼收 | 50 | 不限類別 |
| 跨境電子商務 | 20 | 文理兼收 | 60 | 不限類別 |
| 金融科技應用 | 20 | 文理兼收 | 60 | 不限類別 |
| 合計 | 645 | 1635 | ||
2023年單招專業及計劃(金堂校區)
| 專業 | 普通高中 | 中職 | ||
| 計劃數 | 招生類別 | 計劃數 | 招生類別 | |
| 移動應用開發 | 40 | 文理兼收 | 140 | 計算機類 |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40 | 文理兼收 | 140 | 計算機類120/電子信息類20 |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60 | 文理兼收 | 220 | 計算機類140/電子信息類80 |
|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50 | 計算機類20/電子信息類30 |
| 軟件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90 | 計算機類 |
| 大數據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90 | 計算機類 |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30 | 文理兼收 | 90 | 計算機類 |
| 工業互聯網技術 | 30 | 文理兼收 | 90 | 計算機類 |
| 合計 | 290 | 910 | ||
單招學生被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錄取后,不再參加普通高考或對口招生考試,與普通高考學生享受同等待遇,轉專業按學校當年轉專業文件辦理。
(一)已參加2023年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名的考生。
(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三)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歷的復員軍人等社會青年。
(四)身體健康。報考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考生必須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
(五)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就業需要,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鐵道車輛技術、鐵道機車運用與維護、鐵道信號自動控制、鐵道工程技術、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專業不錄取色盲者及不能準確識別紅、黃、綠、蘭、紫各種顏色中任何一種顏色者。辨色力異常者,眼睛近視達到600度及其以上者建議不填報上述專業。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建議男身高170cm以上,女身高158cm以上填報;鐵道信號自動控制、鐵道工程技術、鐵道車輛技術、鐵道機車運用與維護、高速鐵路綜合維修技術建議男身高165cm以上,女身高150cm以上填報。
(一)網上報名
考生應于2023年3月1日9:00至7日12:00,登錄省教育考試院網站,按要求準確填寫有關信息,填報高職單招學校志愿。學校志愿設置為1個,考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網上填報并提交確定。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填報的志愿。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學校確認
已報名考生應于2023年3月10日9:00至13日12:00,登錄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官網,填報專業志愿并繳納報名考試費130元/人。未在此規定時間內填報專業志愿和繳費的考生,視為自愿放棄高職單招。填報專業志愿時,必須按照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計劃填報,不得跨類別填報。
1.考生須在普高類、中職類中選擇符合自身考生類別填報專業志愿。
2.普高類、中職類考生只能填報類別中公布專業中的一個專業及是否服從專業調配。
(三)資格審核
考生資格審核以省教育考試院高考報名采集信息為準,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不再進行單獨審核及公示報考考生名單。
(一)考試時間
文化考試筆試時間為2023年3月25日9:00-11:30,職業技能綜合測試時間為2023年3月25日13:00-17:00。
(二)考試地點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天府校區
(三)考試內容
文化考試試題由省統一命制,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同堂分卷,每科滿分100分,總分300分;職業技能綜合測試(專業技能綜合測試或綜合素質測試)滿分200分。
1.普高類考核模式:
文化考試+綜合素質測試。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核考生綜合知識,總分200分。
(1)測試形式:閉卷筆試或面試。
(2)測試內容:2月27日前在學院網站公布考試大綱。
2.中職類考核模式:
(1)限定專業類別為:文化考試+專業技能綜合測試專業技能綜合測試主要考核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總分200分。
①測試形式:實踐操作。
②測試內容:考查各類別專業操作技能,各類別考試大綱將于2月27日前在學院網站中公布。
(2)未限定專業類別為:文化考試+綜合素質測試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核考生綜合知識,總分200分。
①測試形式:閉卷筆試或面試。
②測試內容:2月27日前在學院網站中公布考試大綱。所有考生應認真配合學校的疫情防控相關措施。
(一)劃線
學校結合招生計劃、參考人數及考試成績的總體情況遵循“分類劃線,分類錄取”的原則,根據考生文化考試和職業技能綜合測試原始總分,分別劃定各專業普通高中類、中職類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報考總人數的90%。
(二)錄取
1.在各專業普通高中類、中職類各自單列計劃中錄取,互不交叉。
2.學校根據相關規定和招生計劃,按照考生文化考試和職業技能綜合測試原始總分,采取分專業按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偡窒嗤瑫r,依次比較職業技能綜合測試、語文、數學、英語成績擇高分錄取。對不滿額專業,在本類別服從調配的考生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未參加文化考試或職業技能綜合測試,以及文化考試或職業技能綜合測試成績為零的考生,學校不予錄取。
(三)免試
1.獲得由教育部主辦或聯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及以上獎項或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主辦或聯辦的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的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和具有高級工或技師資格(或相當職業資格)、獲得縣級勞動模范先進個人稱號的在職在崗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經教育廳核實資格、我??己斯荆⒃谑〗逃荚囋汗倬W公示后,可由我校免試錄取。所有符合免試錄取條件的考生應參加高職單招報名,并在2023年3月25日前向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提交《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高職教育單獨招生免試錄取考生申請表》。在正式辦理免試錄取手續前,申請免試的考生應正常參加報考院校的高職單招考試。
2.單招考生不享受地區及民族照顧政策。
(四)公示
擬錄取考生名單將于2023年3月31日-4月4日在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公示五天,接受社會監督,公示結束后上報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核準備案,辦理相關錄取手續,由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放棄錄取考生持準考證及身份證于2023年4月4日9:00-12:00到校辦理自愿放棄錄取手續??忌怀啥脊I職業技術學院正式錄取后,不再參加普通高考或對口招生考試。
詳情 >學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正興街道大安路818號
聯系方式:028-64458874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钡母叩润w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