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是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交通類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由甘肅省教育廳和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共建。立足蘭州新區新校區千畝校園,學院將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深化產教融合,打造技能人才。以“雙高”建設為契機和動力,在“十四五”期間,爭取建成“千畝智慧校園”,建成“兩高地一平臺”(智能建造、智能檢測、智能養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高地,推廣智慧交通所需要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崗位、新要求的培訓基地,推廣新技術、促進傳統交通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化改造的創新服務平臺)。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單考單招錄取設置6個專業,招生計劃60名。
| 專業名稱 | 培養方式 | 計劃數 |
| 工程測量技術 | 全日制 | 10 |
| 郵政快遞運營管理 | 全日制 | 10 |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全日制 | 10 |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全日制 | 10 |
| 電梯工程技術 | 全日制 | 10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全日制 | 10 |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按照“標準不降、模式多元”的原則,針對多樣化生源特點,推行學分制改革,分層分類組織教學。學制三年,學費4500元/年,住宿費900元/年。教材費等其他費用按學院收費標準執行。
1.已經參加2023年我省高考或中職升學考試且未被錄取的考生。
2.符合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的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群體。
所有參加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單考單招錄取的考生均須參加普通高考報名,報名工作按照《關于做好2023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執行。
報名時間:8月1日—5日
報名地點:考生戶籍所在地縣(區)考試招生機構
考生報名并提交后,打印《2023年甘肅省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單考單招考生報名登記表》,一式三份。
注:已經參加普通高考報名的考生不再另行報名。
考生持《2023年甘肅省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單考單招考生報名登記表》(一式三份),根據資格類別分別到相應部門審核,并在“部門資格審核”處簽字蓋章。
1.應往屆普通高中和中職畢業生報名資格由考生就讀學校所在地縣(市、區)教育部門統一確認;
2.應往屆技工學校畢業生報名資格由考生就讀學校學生學籍管理所屬人社部門統一確認;
3.下崗職工報名資格由考生戶籍所在地縣(市、區)人社部門統一確認;
4.農民工、高素質農民報名資格由考生戶籍所在地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統一確認;
5.退役軍人報名資格由考生落戶所在地縣(市、區)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統一確認。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單考單招采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
1.文化素質測試
(1)參加2023年普通高考和中職升學考試且未被錄取的普通高中和中職畢業生,以2023年普通高考和中職升學考試成績為準。不再參加學院組織的文化素質測試。
(2)未參加2023年普通高考和中職升學考試的應往屆普通高中和中職畢業生(含技工學校)、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人員,由學院統一組織文化素質測試。測試采用一套綜合測試試卷,內容包括語文、數學、英語、時事政治等,滿分300分。
2.職業適應性測試
應往屆高中、中職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高素質農民等,由學院結合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按照學生意愿和特長,組織職業適應性測試。
考生參加測試時,必須攜帶下列材料:①準考證;②審核部門蓋章的報名登記表(一式三份);③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④學歷原件及復印件;⑤退役軍人提供退役證原件及復印件;⑥各類職業資格證,獲獎證書、立功受獎原件及復印件(若無相關證書,忽略此項)。
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單考單招在省教育考試院監督管理下,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專業和錄取方式,于8月26日前完成錄取,并連同考生成績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
(一)參加過甘肅省2023年普通高考及中職升學考試且具有成績的考生,按照不低于報考院校2023年高考錄取第一次投檔相應類別最低錄取分數線要求,由學院線上擇優錄取。
(二)參加學院統一組織文化素質測試的考生,按照考試成績從高到低,按招生計劃擇優錄取。
單考單招考生體檢工作由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實施。考生錄取后,憑錄取通知書按照學校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體檢。學院憑體檢結果按照招生章程專業受限要求對考生錄取專業進行內部調整。體檢工作具體實施辦法參照省招委會《關于做好2023年甘肅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的通知》(甘教考高〔2023〕4 號)規定執行。《普通高校招生考生體格檢查表》由學院負責裝入學生檔案。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賀蘭山大道北段615號
聯系方式:0931-7666911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