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并報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學院秉承馬相伯先生倡導“崇尚科學、注重文藝、不講教理”的校訓,育就了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高度認可,“震旦教育”為“上海市著名商標”。2019年我校成為上海市唯一一所取得五年一貫制辦學的民辦學校,也是取得擴招資格的6所民辦優質高職院校之一。
2023年上海震旦職業學院自主招生專業25個,招生計劃數630人:其中,高中生175人,三校生453人,退役士兵2人。
| 專業名稱 | 招生計劃 | 備注 | ||||
| 高中生 | 三校生 | 其他 | ||||
| 學業水平成績齊全的應屆高中生 | 往屆高中生、學業水平成績不全的應屆高中生 | 學業水平成績齊全的應屆三校生 | 往屆三校生、學業水平成績不全的應屆三校生 | 退役軍人 | ||
| 護理 | 24 | 2 | 70 | 2 | 色弱、色盲考生不宜報考 | |
| 藥學 | 23 | 2 | 50 | 2 | 色弱、色盲考生不宜報考 | |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5 | 2 | 15 | 2 | 色弱、色盲考生不宜報考 | |
| 呼吸治療技術 | 8 | 15 | 色弱、色盲考生不宜報考 |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5 | 20 | ||||
| 數字媒體技術 | 5 | 20 | 2 | |||
| 數字媒體技術 (電競內容制作) | 5 | 15 | ||||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 6 | 7 | ||||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8 | |||||
| 建筑工程技術 | 5 | 15 | 2 | |||
| 工程造價 | 5 | |||||
| 大數據與會計 | 5 | 24 | 2 | |||
| 電子商務 | 8 | 1 | 24 |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6 | |||||
| 現代物流管理 | 5 | 14 | ||||
| 空中乘務 | 2 | 1 | 3 | 我校專業面試合格方可報考 | ||
| 學前教育 | 20 | 2 | 66 | 2 | 語言表達缺陷者不宜報考 | |
| ◆健身指導與管理 | 3 | 1 | 7 | 1 | ||
| 傳播與策劃 | 5 | 2 | 20 | |||
| 融媒體技術與運營 | 6 | 6 | ||||
| ★藝術設計 | 5 | 5 | 2 | |||
| ★廣告藝術設計 | 5 | 2 | 8 | |||
| ★影視編導 | 5 | |||||
| ★影視多媒體技術 | 5 | 5 | ||||
| ★戲劇影視表演 | 5 | 5 | ||||
| 說明:1.各專業無男女比例限制;2.★為藝術類專業,◆為體育類專業。 | ||||||
院校名稱: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證書種類:自主招生學生修學期滿,符合畢業要求,頒發上海震旦職業學院的專科畢業證書。
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滬教委學〔2022〕37號)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印發〈202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專科層次實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試點方案〉的通知》(滬教委學〔2023〕3號)關于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報名條件規定的考生,可報考上海震旦職業學院2023年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自主招生入學外語考試語種不限,入學后將以英語語種教學。
(一)上海震旦職業學院自主招生以教育部、原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及有關補充規定為依據,考生須據實上報健康狀況。若隱瞞病情病史,上海震旦職業學院將按照本校學籍管理規定中有關退學與休學的規定執行。
(二)護理、藥學、唿吸治療技術、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專業色盲色弱不宜;學前教育專業語言表達缺陷者不宜。
學費標準
一般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大數據與會計、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傳播與策劃,每生每學年19800元;護理、藥學、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唿吸治療技術、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電競內容制作)、虛擬現實技術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空中乘務、學前教育,每生每學年21800元;融媒體技術與運營,每生每學年23800元。
藝術類專業: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戲劇影視表演、影視編導、影視多媒體技術,每生每學年25800元。
體育類專業:健身指導與管理,每生每學年21800元。
住宿費
1-5號宿舍樓5000元/年(獨立衛浴);6-7號新建宿舍樓5500元/年(獨立衛浴)。
詳情 >學校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市一路88號
聯系方式:021-66864179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