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以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兼有成人高等教育、崗位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辦學形式,現有蘭州校本部和臨夏康樂2個校區,全日制高職學生12200余人。建校60多年來,學院為祖國建設事業培育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受歡迎的建筑類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畢業生遍及全國,被譽為“隴原建業人才的搖籃”。學院現有教職工495人,其中,專任教師445人、“雙師型”教師223人,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134人,省級名師工作室4個,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工作室3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另聘有268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中級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和校外實習實訓指導教師。
| 系別 | 專業名稱 | 綜合評價 | 中職升學 | 備注 |
| 建筑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術 | 文史理工不限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建設工程監理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安全技術與管理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建設工程管理(BIM技術應用)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 | ||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智能建造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土木工程檢測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交通工程系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鐵道工程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機械化施工方向)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智能焊接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現代學徒制班 | ||
| 理化測試與質檢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道路工程檢測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環境與市政工程系 |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 | 工業類 | 普通班 | ||
| 市政工程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給排水工程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建筑消防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建筑系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裝飾設計方向)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建筑室內設計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建筑設計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園林工程技術 | 農林牧漁類 | 普通班 | ||
| 視覺傳達設計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設計)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產品藝術設計 | 教育與文化藝術類 | 普通班 | ||
| 建筑經濟管理系 | 工程造價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現代學徒制班 | |
|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 財經商貿類 | 普通班 | ||
| 大數據與會計 | 財經商貿類 | 普通班 | ||
| 現代物業管理 | 旅游服務類 | 普通班 | ||
| 計算機應用技術(網絡技術方向)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 | ||
| 電子商務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 | ||
| 測繪地理信息系 | 工程測量技術 | 土木水利類 | 普通班 | |
| 國土空間規劃與測繪 | 農林牧漁類 | 普通班 | ||
| 測繪工程技術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 | ||
|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 | ||
| 城鄉規劃 | 農林牧漁類 | 普通班、產教融合班 | ||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農林牧漁類 | 普通班 | ||
| 空間數字建模與應用技術 | 信息技術類 | 普通班、產教融合班 |
注:1.學費4500元/年,住宿費500元/年。2.具體招生專業、科類、計劃數以省教育廳、教育考試院公布的為準。3. 2023級新生在蘭州校本部報到。
綜合評價:符合我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具有省內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應往屆畢業生可參加2023年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綜合評價錄取。
中職升學:符合我省報名條件的省內中等職業學校應往屆畢業生(含技工學校)可參加2023年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分類考試招生中職升學考試錄取。非省內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學籍的中職應往屆畢業生不得參加中職升學考試錄取。
所有參加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評價錄取和中職升學考試錄取的考生均須參加普通高考報名,報名工作按照《關于做好2023年甘肅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甘招委發〔2022〕35號)執行。
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綜合評價錄取和中職升學考試錄取均采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評價方式,具體如下:
1、綜合評價
文化素質:文化素質以考生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為準。
職業技能:待學生報到入學后,由招生學校根據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結合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企業訂單培養協議等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按照學生的特長和意愿,由學校、企業組織職業適應性測試。
2、中職升學
文化素質:文化素質包括公共基礎和專業基礎考試成績兩部分。公共基礎考試以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素養4門課程為主;專業基礎考試按照省教育廳公布的考試大綱劃分為8個專業類別(農林牧漁類、醫藥衛生類、工業類、土木水利類、信息技術類、財經商貿類、旅游服務類、教育與文化藝術類),以各類別的三門專業基礎課程為主。
職業技能:以中職生在校期間參加國家、省、市、縣(校)級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成績為準(省教育廳推薦,參加行指委組織的全國行業性比賽并獲獎(其他社會團體、行業協會和企業等組織的比賽除外),學生參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或教育部指定全國行業協會、教指委組織的職業技能大賽,其成績可轉換為相應職業技能測試成績)。技能大賽成績三年以內(含三年)有效,超過三年需重新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