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81年,前身是內蒙古電子學校。2003年,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升格為高職,并正式更名為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原內蒙古林業職工中專整體并入。作為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被評為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被評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2015年獲批中央電教館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是自治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自治區優質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設有10個行政部門,7個教學機構,2個教輔部門,開設專業33個,其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央財支持建設專業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0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572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9人(二級教授1人),副高級132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各1人,黃炎培獎4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團隊1個。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19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2門,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學校牽頭組建了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教集團,集團內政府部門、行業企業、高校等共140余家成員單位,政、行、校、企四方聯動,共育人才。與和林格爾新區簽訂政校企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在和林格爾新區建立分校和實習實訓基地。與自治區團委共同創建了內蒙古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學生創業團隊31個,并與區內7家本科院校建立專升本生源基地。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批準的“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的院校,是內蒙古自治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國家批準的職業資格統一報名培訓機構,設有職業技能鑒定所和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承擔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
| 二級學院 | 專業代碼 | 專業 | 專業方向 | 計劃數 |
| 電子與自動化學院 | 510101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122 | |
| 460306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55 | ||
| 460301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65 | ||
| 460305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45 | ||
| 460703 | 汽車電子技術 | 40 | ||
| 460609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115 | ||
| 510102 | 物聯網應用技術 | 115 | ||
| 510302 |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 | 60 | ||
| 460204 | 新能源裝備技術 | 風力光伏發電 | 60 | |
| 計算機與網絡安全學院 | 510201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100 | |
| 510202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110 | ||
| 510207 | 信息安全技術應用 | 130 | ||
| 510212 | 區塊鏈技術應用 | 75 | ||
| 510211 | 工業互聯網技術 | 35 | ||
| 軟件與大數據學院 | 510205 | 大數據技術 | 80 | |
| 510203 | 軟件技術 | 80 | ||
| 510213 | 移動應用開發 | 90 | ||
| 510206 | 云計算技術應用 | 90 | ||
| 510209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90 | ||
| 數媒與藝術設計學院 | 510215 | 動漫制作技術 | 95 | |
| 510204 | 數字媒體技術 | 160 | ||
| 510208 |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 | 80 | ||
| 560211 | 錄音技術與藝術 | 60 | ||
| 410202 | 園林技術 | 40 | ||
| 550106 | 環境藝術設計 | 40 | ||
| 560202 |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 | 40 | ||
| 電子商務學院 | 530301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41 | |
| 530302 | 大數據與會計 | 81 | ||
| 590202 | 人力資源管理 | 信息化 | 75 | |
| 530701 | 電子商務 | 82 | ||
| 530802 | 現代物流管理 | 75 | ||
| 530605 | 市場營銷 | 營銷與策劃 | 75 | |
| 590206 | 行政管理 | 電子政務 | 75 | |
| 合計 | 2576 | |||
備注:招生計劃以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公布為準。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關于做好2022年高等職業院校單獨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內教招考普〔2022〕2號)精神,為科學、合理、有效地選拔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對口中職畢業生,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模式,確保分類考試、招生工作公平有序進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原則
1.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和自治區招生政策,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的原則,嚴格按程序實施“陽光招生”。
2.能力為本原則:堅持高等學校選拔人才的“能力傾向”,在考核考生文化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實際操作能力。
二、招生對象
具有內蒙古自治區高考報名資格且已經完成2022年普通高校正式報名的考生。
三、填報志愿時間、方式及注意事項
1.填報志愿時間:2022年3月4日-8日。
⒉填報志愿方式:登錄“內蒙古招生考試信息網”填報志愿。
3.注意事項:我校是否參加第二次網上征集志愿,視計劃完成情況而定。屆時將在我校官網發布公告,請考生隨時關注。
四、網上繳費及打印準考證
1、根據內發改價費〔2020 〕184號文件,參加高職單招的考生需繳納考務費200元/人。
2、3月11日-12日登錄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官網點擊“2022年單獨招生”飄窗,繳納考務費及打印準考證(繳費成功后方可打印準考證)。
五、考試安排
(一)考試時間和形式
時間:2021年3月13日(星期日)
形式:為了切實保障廣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本次考試采用線上考試形式
(二)考試科目和內容
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考試科目和內容如下:
文化素質:分值200分。考試內容為政治、語文、數學、英語,按普高類、中職類分類命題考核,其中普高數學按普文和普理分類命題考核。
職業技能:分值300分。普高類考試內容為職業適應性測試,包含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規劃、創新創業、心理健康測試。中職類考試內容為專業能力和技術技能測試,按計算機類、機電類、汽駕類、財會類、幼師類、美工類和農學類等7類分類命題考核。
(三)考生線上考試
1、考試系統:考生需事先準備好筆記本電腦或臺式電腦,通過互聯網登錄我校單獨招生考試系統(網址詳見準考證)參加考試。
2、視頻監考:考生另準備一部事先安裝好“釘釘”軟件的手機,考前進入網絡考場,考試全程使用“釘釘”軟件視頻監考。
3、身份核驗:考生根據提示向手機攝像頭完整展現身份證、準考證、考生本人面部完成考生身份核驗。
4、簽訂考試承諾書:考生根據提示向手機攝像頭完整展現已簽字確認的誠信考試承諾書。
誠信考試承諾書內容:本人承諾以真實身份參加考試,誠信作答,遵守報考學校線上考試相關要求。
簽訂形式:考前考生在空白紙張上由本人親筆書寫承諾書內容,并簽名加蓋紅手印,落款日期。
5、凡未按照以上線上考試要求操作的考生,按考試不合格處理,本人承擔全部責任和后果。
6、考試須知及線上考試操作指南詳見我校官網。
六、技能人才免試
報考我校的考生,符合以下條件之一,須于2022年3月8日前提交相關證書掃描件,由學校審核通過后可免試錄取。考生入學后須提供證書原件供學校入學資格復查,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學資格。
1.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中,獲得教育部主辦或聯辦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及以上獎項。
2.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中,獲得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全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
3.中等職業學校往屆畢業生中,目前在職在崗且具有高級工或技師資格、獲得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授予的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七、錄取
1.嚴格按照專業志愿清錄取原則錄取。
2.根據招生計劃與考試成績,劃定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3.擬錄取名單將在我校官網公示,公示期結束后上傳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
八、其他
1.單獨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除不允許轉學外,其他方面與統一高考錄取的考生享受相同待遇。
2.考生在單獨考試招生中的違規行為,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等規定處理。
3.考生體檢及其它相關信息統一采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信息。
4.已被我校單獨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5.學校招生監督辦公室對招生工作全過程實施監督。
九、新生注冊和復查
1.學校單獨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須在錄取通知書規定的時間到校報名,逾期未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⒉.新生入學后,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招生錄取新生入學資格復查。經查實屬替考、違規錄取、冒名頂替入學等違規情況的,一律取消該生錄取資格,不予學籍電子注冊,并通報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倒查追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