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是2002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所高職學院。學校發軔于1937年由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代辦的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前身為1958年組建的國家重點中專——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把情感系于“三農”,把理想系于農村,把教室放在田野,把出路寄于創新,形成了“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的辦學傳統和“親農、事農、興農,敬業、勤業、創業”的文化精神。2006年,學校在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是四川省首批省級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9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2020年,學校成為四川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學校;2021年,學校入選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學校。金平果全國高職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學校從2017年全國排名400余名躍升至2022年199名,農業類專業排名高職院校前五,休閑農業專業排名全國前三。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有柳城校區(德通橋392號)和海科校區(新華大道二段179號)兩個校區,均坐落于國際花園城成都市溫江區,校園面積447畝,并建有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范園區和彭州葛仙山產教融合園區兩個面積1000余畝的校外實踐園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現有教職工671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420人,取得教授、副教授等高級技術職稱的208人,還薈萃了眾多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精英和技術能手作為學校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圍繞四川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成都4+6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學校設有農學園藝、風景園林、畜牧獸醫、經濟貿易、休閑旅游、城鄉建設、機電信息、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和國際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現有招生專業43個,其中國家骨干專業3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2個、省級示范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1+X證書試點專業22個,試辦農學、風景園林、動物醫學、園藝四個職教本科專業,構建了服務農業全產業鏈的休閑農業、畜牧獸醫、風景園林、農業裝備等特色優勢專業群,年均招收普通高職本專科學生4500余人,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農業類專業在校生近 6000 人,占四川省農業高職在校生總數60%。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構建以集團(聯盟)為融合載體,特色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元素的“產教融合集群”新平臺。聯合發起成立中國休閑農業產教聯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農業產教聯盟等聯盟。與中國500強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希望現代牧業產業學院”“通威產業學院”,并與新希望六和“雙理事長”運行四川現代農業職教集團。集團被推選為國家級示范性職教集團培育單位。圍繞成都農業產業園區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學校“送教入園區”,與蒲江天府農創園、成都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園共建天府農創園特色水果產業學院、金堂食用菌產業學院,并深度打造“花藝大師工作室”等5個企業(大師)工作室。學校入選全國高職院校首批產教融合、創新創業“雙百強”名單。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成立成都農業創客學院、成都農業創新創業聯盟,依托院盟,建立“1958·農創空間—創客部落—農創中心—現代農業大學生創業園”農業創客孵化體系,榮獲四川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四川省眾創空間等稱號;學校以農業創客培育為目標,通過政產學園四方聯動,實施“155”創業工程,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四川省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據第三方機構調查,學校畢業生三年后自主創業比例超過10%,高于全國高職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學生回到家鄉,扎根農村,自主創業,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企業家,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堅持面向“三農”、立足成都、著眼四川、輻射全國,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主動投入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作為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校在全國率先掛牌成立成都農業職業經理人學院,首開農業職業經理人學歷教育先河,成果入選教育部現代學徒制典型案例。學校積極響應“百萬高素質農民學歷提升行動計劃”,近兩年招收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規模居全省第一,典型經驗入選教育部高職擴招教學改革典型案例。按照“一校多點”的思路,大力推進11個“農民田間學校”建設,打造科技、教育、產業、人才、政策緊密融合的區域農民培育新形態,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基層農技人員等各級各類培訓,年均3萬人日,學校榮獲“2020創新鄉村振興實踐典范”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