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威職業學院是經教育部備案、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先后融合了武威教育學院、電大武威分校、武威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武威財貿學校、武威師范學校、武威衛生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915年的武威師范學校。學校立足職業教育,堅持厚德長技、守正創新,已成為國家骨干高等職業院校、教育部第二批數字化校園實驗校、甘肅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甘肅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肅省課程思政示范高校、甘肅省職業教育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示范基地、甘肅省新時代語言文字示范校、甘肅省大學生就業工作示范性高校、甘肅省文明校園。2018年甘肅省教育廳、武威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在學校聯合設立“中科低碳新能源技術學院”,是中科院在全國首次、也是唯一與高職院校的聯合辦學,為服務“大國重器”釷基熔鹽堆第四代核能系統及其產業鏈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有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聯合辦學案例在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報、人民日報刊載報道,成為了科教融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的全國樣板。與武威重離子中心合作培養重離子方向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全國重離子治療系統產業集群發展。
武威職業學院占地面積1772畝,建筑面積42.2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2.8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1.45億元,圖書館藏書127.39萬冊。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武威職業學院緊密對接甘肅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五個制高點、武威市“四大工程”和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形成有效對接核能、氫能、文旅等產業發展的光伏工程技術、旅游管理、設施農業、醫學類等10個專業群,招生專業63個。申報獲批的國家目錄外全國首個氫能技術應用專業填補了國內空白,牽頭實施國家氫能技術應用、核與輻射檢測防護技術、光伏工程技術與應用3個專業的簡介和教學標準制定。建成國家級重點骨干專業10個,省級特色、骨干專業12個、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專業1個。在建光伏工程技術、旅游管理2個省級“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優質骨干專業群8個。形成了以核能、氫能等清潔能源類專業為特色,國家級重點專業為引領,工、農、醫、經、文等綜合發展的專業布局。
武威職業學院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立“工學結合,一體三通”育人模式、構建政院校企“四位一體”聯合育人新機制,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有效實現新形式,創新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新路徑,為高新技術產業落地所需人才培養提供范式。現有“三級甲等”附屬中醫醫院1家、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武威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個、市級“創青春通用性眾創空間”1個、市級工程中心1個。建有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教師實踐基地100家、校內實驗實訓基地25個(實驗實訓室135個)、校外實踐基地188個。牽頭建成甘肅省紅色文旅健康產業協同育人產教聯盟(職教集團)、武威職業教育集團,加入省級職教集團6個。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共建“東軟數字產業學院”,與陜西工科教育集團共建“新竹應急管理產業學院”,共同開展產業學院、頂崗實習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學校與104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實現優勢互補,校企共育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