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創立于1911年,是香港的首間大學,亦是香港的第一學府。港大的前身為1887年設立的香港西醫書院,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其首屆學生。早年香港大學的招生對象除本地華人和外國人外,還包括來自中國各地和東南亞的學生。當時很多華人也經香港移居歐洲、美國和世界各地,所以香港雙語教育的影響力足以延伸到海外。
建校初年,香港大學只有數十名本科生。發展至今,港大已成為面向國際的綜合型大學,教學、科研并重。大學現有十所學院,分別為:建筑學院、文學院、經管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李嘉誠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為學生提供超過超過40項本科學位課程及逾百項研究生學位課程。在2021年公布的QS學科排名中, 香港大學有9門學科位列世界前二十五位。
香港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并為學生提供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和多樣化的海外學習機會。港大采用全英文授課,逾半數教授來自海外。自2000年起,港大校園內匯聚過來自144個國家的學生,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港大現已于全球逾380所學校簽訂本科生海外交流協議,互換學生至對方校園進行一學期或一學年的學習。
二零二二年度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預計招收300名學生,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
香港大學本科專業全部面向內地招生,高考考生報考港大任意專業無文理科要求。對于采用新高考的省份,報考港大任意專業無選科要求。查看港大本科專業列表及介紹。
除港大本科專業外,高考考生亦可報名香港大學與世界知名大學合辦的聯合本科課程。查看聯合本科課程詳情及報考流程。
*根據國家教育部指示,香港高校在內地的自主招生范圍包括全國三十一個省份:( 按筆劃序) 上海、山西、山東、天津、內蒙古自治區、北京、四川、甘肅、吉林、安徽、江西、江蘇、西藏自治區、河北、河南、青海、重慶、海南、浙江、陜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黑龍江、寧夏回族自治區、福建、廣西、廣東和遼寧。招生范圍如有變更,將以國家教育部之指引為準。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參加 2022 年高考及港澳臺聯考的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港大的內地招生計劃不同于內地高校統一招生機制,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申請人須在港大內地招生官網完成以下申請程序。*
填妥網上申請表格
繳交申請費港幣四百五十元整*
于高考成績公布后,于網上申請系統上傳高考成績
二零二二年度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申請截止日期為2022年6月28日。
*申請香港大學與參加內地統招互不影響,且申請者可同時參加內地高校招生計劃(如強基計劃等)。
*報名費一經繳交,概不退還。申請者可使用MasterCard、VISA或銀聯等信用卡進行網上付款。若網上支付失敗,亦可選擇到銀行以匯票、匯款或直接存款的方式支付申請費用,隨后將付款證明正本寄交本處。查看香港大學銀行賬戶及郵寄地址。
在錄取過程中,香港大學綜合考察申請者的整體素質,并優先考慮以下因素:
申請人的高考總成績及英語成績
申請人的面試表現(如獲面試資格)
申請人的綜合學術及非學術素質
港大錄取通知將于2022年6月下旬至7月7日間*于港大網上申請系統中發放。接受香港大學錄取后申請者將不再參加內地高招錄取程序。
*上海地區的錄取以實際安排為準。
二零二一年入學的非本地學生在港大修讀首個本科學位課程的學費為每年港幣十七萬一千元,住宿費及生活費約為每年港幣七萬元。
入學獎學金
香港大學設立了豐厚的入學獎學金,獎勵錄取名單中部分成績特別突出且綜合素質優秀的內地學生,全額獎學金將涵蓋學生在港大就讀期間全部的學費。獎學金無需單獨申請,獲得港大錄取的學生將自動被納入獎學金考慮之列。
明德學子
香港大學一直致力于培育國際化優秀人才,今年將繼續通過“明德學子”為新一年入讀港大的精英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及專屬獎學金。“明德學子”除能獲得足夠覆蓋就讀期間全部學費及生活費的入學獎學金外,更將獲大學推薦赴海外頂尖院校交換學習,并獲得最高額度可達港幣20萬的海外交流獎學金資助。每年獲香港大學錄取的前1%的內地精英高中生有望獲此榮譽。
“明德學子”無需單獨申請,獲港大錄取的學生將自動被納入考慮之列。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職業本科是本科嗎?”“讀職業本科和普通本科有啥不一樣?”隨著職業教育升級,職業本科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但不少學生和家長對其學歷性質、培養特色仍存疑惑。其實職業本科是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學歷,只是在培養方向上與普通本科差異顯著。
“公辦職校和民辦職校哪個好?”“民辦是不是花錢多但教學差?”這是家長和學生選職業學校時的高頻疑問。其實二者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但在辦學主體、學費、專業特色等方面差異顯著,適配不同需求的學生。
很多學生和家長分不清職業學校的高等層次(高職)與普通大專,甚至覺得 “都是專科,沒區別”。但二者的培養模式從目標到考核完全不同 —— 高職盯著 “崗位需求” 教技能,普通大專圍著 “通識應用” 打基礎。
“職業學校是什么學歷?”“讀職校和普高、大專有啥不一樣?” 不少學生和家長在升學選擇時,常會被職業學校的學歷定位和培養方向搞混淆。其實,職業學校涵蓋多個學歷層次,且與普通高中、普通大專在培養目標、升學路徑上差異顯著。
“報考香港大學需要考雅思嗎?澳門高校認不認托福成績?高考英語130分能替代語言成績嗎?”在港澳升學咨詢中,語言成績要求是考生和家長的高頻疑問。不少人因不明確規則盲目備考雅思,或因忽視語言要求錯失申請機會。事實上,港澳高校對語言成績的要求因“報考方式”“院校層次”“專業類型”差異顯著,并非所有情況都需提交雅思/托福。
“提前申請了香港大學,高考后還能填內地985志愿嗎?港澳高校發了錄取通知,會不會影響內地統招提檔?”這是港澳升學規劃中,考生和家長最糾結的核心問題之一。不少人因擔心“兩者沖突”,在自主申請和內地統招間反復猶豫,甚至錯失雙線機會。事實上,港澳自主申請與內地高考統招并非“二選一”,但需掌握關鍵規則避免沖突。以下詳解可行性、操作要點、風險規避及優化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