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東明大學國際專升本留學
東明大學始建于1977年,坐落于韓國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口一-釜山,是一所極具國際化、現代化、綜合性豐富的高等學府。東明大學已獲得中國教育部授予的學士及學士以上學位認證和韓國教育部與韓國法務部授予的國際教育質量保證體系(IEQAS)認證,并連續五年被評為教育改革優秀大學。東明大學與全球100余所院校建立專業領域合作,擁有1600余家合作企業,就業率連續多年韓國領先,是釜山地區唯一一所被韓國產業資源部選定為現場實習學分制支援對象大學。
專升本學習模式
模式一:插班大三
0語言基礎或跨專業申請,可直接插班大三,采取專業教育與韓語學習并行模式,寒暑假增補課程,2年本科課程,修滿規定學分,獲得東明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可歸國認證。
模式二:插班大四
同專業申請、韓語2級可直接插班大四,采取專業教育與韓語學習并行模式,1年本科課程,修滿規定學分,獲得東明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可歸國認證。
招生專業
經營學院:管理學院(經營學)、國際金融會計、國際物流
AI融合學院:計算機工程系、游戲工程系、軟件融合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通訊軟件)
設計學院:視覺設計系、產業設計、室內建筑系
保健福祉教育學院:美容護理
注:單一專業20人以上申請時可單獨開班,實現中文授課模式。
招生對象
國內??飘厴I生(預畢業生)均可
申請材料
個人證明
1、入學申請書(包含個人信息同意書);
2、自我介紹書;
3、護照個人信息面復印件;
4、彩色照片3張(3.5cm×4.5cm/6個月以內/白色背景)。
國籍證明
1、本人及父母的身份證正反兩面1:1彩色掃描(需要韓文的翻譯公證);
2、包括本人在內的全家戶口本1:1彩色掃描(需要韓文的翻譯公證)。
*如父母離異或不在同一戶口本上,應提交出生證明或親屬關系證明公證。
學歷證明
1、學信網學籍在線認證報告(電子版)中英文各一份;
2、??飘厴I生提供??茖W歷證、成績證明;
3、語言能力證明材料(TOPIK,T-TOPIK,IELTS,TEPS等)彩色掃描或電子版。
財產能力證明
1、本人或父母的銀行存款證明-存款金額:6個月以上USD18,000(約12萬人民幣)以上的存款證明(凍結至開學時間);
2、父母的在職及收入證明1:1彩色掃描-須注明公司名稱,在職時間,職位,收入明細(月收入或年收入)(需要韓文的翻譯公證)。
收費標準
申請費及入學金
人文社會類:1,558,000韓元
工科藝體類:1,843,000韓元
學費
人文社會類:5,635,200韓元(一年制)、11,270,400韓元(二年制)
工科藝體類:7,738,000韓元(一年制)、15,476,000韓元(二年制)
國際課程注冊費:4,560,000韓元
國際學生綜合服務費:4,180,000韓元
韓語入門及教養課程費:9,000元人民幣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雙非本科能申新加坡公立碩士嗎?”“NUS、NTU會歧視雙非背景嗎?”“雙非生比985/211多哪些申請條件?”新加坡公立碩士因高認可度和優質資源,成為留學熱門選擇,但“985/211偏好”的說法讓不少雙非申請者望而卻步。其實雙非背景完全可以申請新加坡公立碩士,只是需在均分、語言、科研等維度形成差異化優勢,部分院校和專業的雙非錄取率甚至達20%-30%。
“申請新加坡本科要滿足哪些條件?”“高考多少分能上NUS、NTU?”“除了高考還有其他申請路徑嗎?”……新加坡本科因優質教育資源和高認可度,成為國內學子留學熱門選擇,但不同院校的申請門檻差異較大,尤其是高考成績要求讓不少申請者困惑。
“SUTD申請難度比NUS低嗎?”“高中理科不好能申SUTD嗎?”“跨專業申SUTD碩士有機會嗎?”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作為新加坡公立大學中以“科技+設計”為核心的特色院校,因精準的人才培養定位備受理工科申請者關注,但獨特的辦學模式讓不少人對其申請難度認知模煳。其實SUTD申請難度處于新加坡公立大學中等水平,低于NUS、NTU但高于SIT,且不同學歷、專業的門檻差異顯著。
“新加坡頂尖大學有哪些?”“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哪個含金量高?”“成績一般能申新加坡私立大學嗎?”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留學熱門目的地,其院校體系因“公立強、私立精”的特點備受關注,但不少申請者對頂尖院校名單、公私立差異認知模煳。
“韓國留學要寫文書嗎?”“不同專業文書要求一樣嗎?”“文書比語言成績更重要嗎?”文書準備是韓國留學申請中容易被忽視的環節,不少申請者認為只要語言和成績達標就能錄取,實則文書是展現個人競爭力的關鍵。韓國留學不僅需要文書,不同學歷階段、院校專業的要求差異顯著,高質量文書能讓申請者在同類背景中脫穎而出。
“韓國留學讀了半年想轉專業,可行嗎?”“對當前院校不滿意,能轉到更好的大學嗎?”“轉學或轉專業后學分能銜接嗎?”……不少學子在韓國留學期間,會因專業適配度、院校資源等問題產生轉學或轉專業的想法,但對相關政策和操作流程并不了解。其實韓國留學期間轉學和轉專業均有明確路徑,但不同學歷階段、院校層次的要求差異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