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員無疑是一個崇高而神圣的職業,這是由其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我們每次飛行都是搭載著上百旅客的生命,而我們的飛行意識也將是最為重要的,那職業飛行員應具備的八種意識有哪些?
以下八種職業特點要求的意識:
1、強烈的責任意識
民航局頒布的《民用航空運輸機長職責》,明確了機長在航空運輸飛行中的必須履行的12條職責。機長是執行航班任務機組的最高管理者、保障航班飛行安全的最高責任者、實施飛行操作的最高指揮者,這是民航法規所賦予的崇高職責。哈德遜河的薩倫伯格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為我們的機長做出了榜樣。尊重生命、敬畏法規、懂得取舍、牢記使命,是我們每位機長,每位飛行員都應遵循的原則,但是飛行不僅僅是機長一個人的事情,機上的其他飛行成員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以前我們在飛行員管理時都是說“鼓勵副駕駛大膽提醒”,隨著發展,現在的副駕駛的提醒已然變為了必須的工作。
2、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意識
遵守民航法規和公司的各項安全、運行規定是每個飛行員基本原則。任何一條規章都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都是學的經驗教訓的總結。我們經常說“檢查單就是救命單”,我們每天都強調“嚴格SOP”,就是因為只要飛行中不違規,能夠嚴格按照規定和手冊飛行,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
規章的作用就是規范操作,就是標準操作。飛行員需要準確的判斷和精準的操作,規章就是依據。作為一名公民,我們需要敬畏法規,作為一名職業飛行員更是要敬畏操作規章和民航法規,唯有敬畏,不去投機取巧,飛行才可能安全。也因為平日里的守規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好的飛行習慣,而好的飛行習慣就是關鍵時刻的救命稻草。
3、時刻學習和準備意識
對于每個職業飛行員來說必須有飛行一生,一生學習的意識。飛行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可能一成不變,天氣不可能永遠CAVOK,飛機不可能永遠不出現故障。在遇到特殊事件和緊急情況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論知識準備,在空中那短暫的時間里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職業飛行員不僅要熟知各項操縱規定,更要探知為什么,只有知其所以然才會臨危不驚,正確處置。另外如氣象、雷達使用、飛行程序、性能、駕駛艙資源管理等也都需要不間斷的學習。
除了學習以外,飛行員的準備意識也必不可缺。在特殊機場,在新開航線,因為精心的準備不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的往往是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時候,因為這種情況會放松準備意識。充分考慮風險的準備會讓飛行員擁有正確的心態,起飛想著中斷,巡航想著備降,落地想著復飛。老教員用一生的飛行經驗告訴我們隨時都應有準備意識。
4、情景和決斷意識
情景意識是指飛行員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能夠感知、理解外部環境要素,并能預測將來發展趨勢的能力。也就是說在飛行運行中,當某一特定正常或非正常情況發生時,飛行員能迅速調動自身儲備的運行知識、飛機理論、飛行操縱知識等,清醒認識到保障飛行安全所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方法。
除了良好的情景意識外,飛行員還應具備準確的決斷意識。前幾日剛發生的國航在北京起飛時因為發動機冒火星中斷起飛的事件,無論起因如何,作為一名職業的合格飛行員在此情況下都應該有一個準確的決斷,起飛還是中斷,而且要在飛機高速滑跑的瞬間做出正確的處置。并且是否要執行滅火程序,是否需要旅客緊急撤離,都必須根據當時飛機提供的各種復雜信息迅速正確決斷。
5、穩定進近的意識
穩定進近是安全著陸的前提和基礎。穩定進近是指根據不同的進近方式,在最后進近的一個最低限定高度上,主要飛行參數和飛機形態達到穩定范圍。飛行員應該明確的是,穩定進近要求所有的參數都達到穩定,而不是部分或大部分穩定。飛行人員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對穩定進近的重要性和不穩定進近的危害認識不足,不能像對待決斷高度一樣嚴格執行穩定進近標準,到達穩定高度下限發現難以恢復穩定進近時,不是果斷終止進近,而是勉強落地。
6、備降和復飛意識
航空器在飛行過程中不能或不宜飛往飛行計劃中的目的地機場或目的地機場不適合著落時,航空器可以飛往的機場稱為備降場,而這種行為稱為備降。
在每個航班起飛前,當班機長簽署的飛行計劃中都必須至少明確一個條件合適的機場作為目的地備降機場。當起飛機場只滿足起飛條件而不滿足落地標準時還應明確起飛備降場。
前面我們提過“起飛想中斷,巡航想備降,落地想復飛”,就是要告訴大家,凡事都要從最壞處做好準備。所以飛行機組在做進近著陸準備時,既要做好落地的準備,也要做好復飛的準備;要時刻具備良好的復飛意識。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一旦遇有突發的情況,才能應對突發的情況,立即做出復飛的決斷。
7、思想道德意識
一名飛行員即使有再高的飛行技術,但如果沒有過硬的思想道德意識作基礎,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飛行員。因為認識的偏差決定了行為的偏離,沒有底線的生活法則會造成良知、人格的缺失。可以想象,一個不具備高的思想道德意識的飛行員怎么可能和其他組員有著良好的溝通、配合,怎么可能具備“旅客至上”的意識,進而保證飛行安全呢。
一名優秀的老飛行教員曾告誡年輕的飛行員“飛行飛到最后飛的是理論功底和個人的品質”。也就是說個人品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飛行品質。一個人的思想道德品質高低決定了理想信念的高低,決定了精神境界的高低。在危機時刻能否做到“讓旅客和后艙乘務員先走”,能否達到薩倫伯格機長和泰坦尼克號船長的境界,主要是思想道德意識的支撐。
8、團隊意識
飛行員的團隊意識并不要求個人犧牲自我,在飛行中大包大攬。而是要目標統一、各司其職、互為補充,共同為完成安全飛行的任務而努力。在飛行中,機長是團隊精神的核心和任務組織者,機長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將每個組員安排至合適的崗位,充分發揮集體的優勢,駕駛艙內的每位成員都應具有良好的職業心態和奉獻精神,共同承擔安全壓力和責任。
和諧安全飛行是飛行員駕駛艙秩序的最高境界,但它不是簡單地“你好,我好,大家好”。它是一種機組成員之間配合的默契,互相的尊重,高度的自覺,知識和經驗的共享。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職升學體系中,中職學考和職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實兩者雖有銜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響升學路徑選擇。本文從5大核心維度拆解差異,幫中職生和家長精準區分,避免備考走偏。
對于備戰廣東省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的考生而言,精準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錄取概率的關鍵。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每年會發布專項加分政策,結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項聚焦特殊群體、技能競賽、優秀表現三大維度,且有明確的申報規范。本文為考生梳理具體加分項目及實操要點。
“高職高考能加分嗎?哪些情況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職高考報名階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事實上,各地針對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均設有明確的加分政策,涵蓋特殊群體、技能競賽獲獎等多個維度。
在綜合素質評價填寫中,專業與學校選擇需結合自身適配性、規劃邏輯及呈現重點,避免盲目填報。
在專升本志愿填報中,不少考生因無法準確識別 “聯合培養” 專業,要么誤報非聯培專業錯失實踐資源,要么漏報聯培專業錯過低分升學機會。實際上,“專升本聯合培養” 專業有明確的官方標注與信息來源,只需通過 “查渠道、看標注、核細節” 三步,就能精準識別。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報失誤。
在專升本聯合培養報考中,不少考生擔心遇到 “企業訂單綁定就業”“強制安排實習”“隱性額外收費” 等問題,影響學習體驗與權益。實際上,這三類情況在聯合培養中可能存在,但需區分 “政策允許的合理情形” 與 “違規侵權行為”,并非所有聯合培養都有此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