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員是一個很崇高的職業,而且公費培養一個飛行員也是很多付出一些精力的,如果公費飛行員培訓期間停飛了怎么辦?
首先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停飛的,如果是學員自己不努力學習,飛行員學校給出停飛處罰的,學員應該接受相應的處罰。如果是因為在學習訓練期間因為自己身體原因,不適應繼續上機飛行的,可以考慮讓停飛學員轉為培養成地面軍官,可按照規定轉入軍隊地面院校改學其它專業,畢業后獲得大學本科或大學專科學歷,任命為地面初級指揮軍官或專業技術軍官。當然具體停飛的原因不同,那么所需要做出的行動也是不一樣的。
飛行學員被停飛的原因有這些:
1、身體原因: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受不了壓力,沒有足夠的毅力恒心堅持完成飛行訓練的,達不到要求的體檢標準就只能遺憾再見。
2、學習原因:規定周期內沒考過執照理論考試、將不能開始飛行訓練。航線和icao考不過的就只能轉通航。
3、飛行技術原因:不適合從事飛行行業,在飛行訓練期間過不了篩選,放不了單飛,同一階段考試連續掛兩次或一共掛三次的將面臨停飛。
4、紀律作風原因:在訓練期間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嚴重誠信問題,139號令相關規定,情節嚴重的,也會停飛一段時間甚至終身停飛。
5、其他原因:這個就比較復雜,有可能是因為固定的停飛率被莫名其妙的停掉,有可能是個人素質太差師父不想帶,等等馬上畢業了,這幾年同學朋友陸陸續續也走了不少,遺憾的可惜的憤怒的都有。每個飛行學員都不容易,真的是飛行不易且飛且珍惜。
所以我們面對學習飛行員的專業時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的學習,這樣才能有機會成為飛行員中的一員。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職升學體系中,中職學考和職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實兩者雖有銜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響升學路徑選擇。本文從5大核心維度拆解差異,幫中職生和家長精準區分,避免備考走偏。
對于備戰廣東省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的考生而言,精準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錄取概率的關鍵。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每年會發布專項加分政策,結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項聚焦特殊群體、技能競賽、優秀表現三大維度,且有明確的申報規范。本文為考生梳理具體加分項目及實操要點。
“高職高考能加分嗎?哪些情況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職高考報名階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事實上,各地針對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均設有明確的加分政策,涵蓋特殊群體、技能競賽獲獎等多個維度。
在綜合素質評價填寫中,專業與學校選擇需結合自身適配性、規劃邏輯及呈現重點,避免盲目填報。
在專升本志愿填報中,不少考生因無法準確識別 “聯合培養” 專業,要么誤報非聯培專業錯失實踐資源,要么漏報聯培專業錯過低分升學機會。實際上,“專升本聯合培養” 專業有明確的官方標注與信息來源,只需通過 “查渠道、看標注、核細節” 三步,就能精準識別。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報失誤。
在專升本聯合培養報考中,不少考生擔心遇到 “企業訂單綁定就業”“強制安排實習”“隱性額外收費” 等問題,影響學習體驗與權益。實際上,這三類情況在聯合培養中可能存在,但需區分 “政策允許的合理情形” 與 “違規侵權行為”,并非所有聯合培養都有此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