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規定學生參與應聘的中國香港高等院校,除對高考分數有規定外,更注重綜合能力。那么留學咨詢,去中國香港求學都有哪些途徑呢?
一、中國香港本科留學的途徑
1、高考提前批
目前,中國香港八大中只有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招生計劃(統招)招生。在本科提前批錄取,無需單獨申請。
招生程序
填報高考志愿時,在提前批次填報即可,不需另行向大學申請報名,不需要參加面試,兩校將依據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在填報兩校的同時,亦可填報其他本科一批的內地重點高校。若未被兩校錄取,也 不影響本科一批的錄取。
2、自主招生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
即:除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外的其他中國香港高校,都實行獨立招生。
要想通過獨立自主招生的途徑進入中國香港八大,必須通過學校面試。港校面試一般包括個人介紹、小組面試(議題討論)和個人面試三個環節。面試題目沒有特定范圍,考生們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進行 開放性的討論,從而考察其英語表達能力、思維邏輯體系、團隊協作意識、溝通應對能力等。
招生程序
需要學生提前在學校官網申請,并提交校方所需的材料。高考分數公布后,學生需在網上申請系統上傳高考成績,學校會根據學生情況安排面試。一般是6-7月份面試,7月初放榜,面試通過就可以成功入讀了。錄取過程中,學校會綜合考察申請者的整體素質,包括高考總成績及英語成績;面試表現;綜合學術及非學術素質等。
3、國際生申請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都會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恒生大學。
即:中國香港所有高校均開設國際生申請通道。在中國以外國家地區高中就讀的學生,或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就讀不參加高考的學生,可通過國際生通道申請中國香港本科。
招生程序
需要學生提前在學校官網申請,并提交校方所需的材料,如:成績單、身份證明材料、推薦信、獲獎證書等等。
申請要求:語言成績(雅思或托福);所在國家地區的高考成績,或國際考試成績(SAT、ACT、IB、A-Level、OSSD等)。
4、2+2副學士
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香港科技專上書院、香港伍倫貢學院、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院等等。
中國香港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可以翻譯為準學士學位。顧名思義,相當于半個本科學位。那么要如何才能拿到剩下個半個學士學位呢?就需要繼續升學入讀大學本科大三大四。通過副學士直 接升讀本科(2+2)拿到的學位證書是和直接入讀大學本科拿到的學位證書是完全一樣的。
招生程序
入讀副學士流程:咨詢 → 報名 → 面試 → 提交高考成績 → 獲得有條件錄取通知書 → 正式錄取 → 辦理簽證 → 開學。后續升學士需要學生再進行申請,既可以選擇申請中國香港高校,也可以申請國外院校。疫情期間,面試將線上進行。3-4月有機會提前批面試,6月中下旬統一面試。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香港大學宿舍有獨立衛浴嗎?澳門讀書可以自己租房子住嗎?宿舍費用和租房哪個更劃算?”除了升學錄取,港澳高校的住宿問題也是考生和家長重點關注的話題。不少人因不了解住宿政策,要么錯過宿舍申請時間,要么盲目租房遭遇糾紛。事實上,港澳高校宿舍條件因院校層次差異較大,租房雖可行但需提前規劃。
“預算有限也想留學?”2026 年全球留學市場中,性價比已成為留學生選目的地的核心指標。性價比并非單看費用,而是 “學費 + 學制 + 就業政策 + 教育質量” 的綜合考量。本文結合最新政策,拆解 4 類高性價比留學國家,助不同需求的學子精準決策。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留學的“標桿目的地”,憑借優質教育、安全環境等標簽備受青睞,但也存在學制緊湊、費用偏高等問題。本文從學術、生活、就業等核心維度拆解優劣勢,幫助想要新加坡留學的學子結合自身情況理性決策。
“出國留學選哪個國家最好?”這是學子和家長規劃留學時的核心疑問。其實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更適配”——不同國家在語言要求、留學費用、就業前景上差異顯著,需結合自身條件精準匹配。
俄羅斯以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親民的留學成本,成為中國留學生的熱門選擇。更具吸引力的是,俄羅斯多所頂尖院校向中國留學生提供全額免學費名額,涵蓋理工、文科、藝術等多個領域。本文盤點免學費院校名單,解析申請關鍵條件,助力學子低成本實現留學夢。
在留學 “低齡化” 的趨勢下,不少家長將目光投向馬來西亞,為孩子規劃初高中留學之路。但這一選擇是否明智?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