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介紹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始建立于1983年,2007年中央財政投資280萬支持重點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基地進行設備配置。本專業從2005年招生以來從每年兩個班90人逐步發展為每年4個班150余人,現在校生人數480人。學校注重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在天津市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5人,三等獎4人。學生初級汽車維修工通過率為98%,中級維修工通過率為60%。學生勞動態度端正,動手能力強,受到企業的肯定和好評,學生對口就業率75%。
人才培養模式
根據濱海新區汽車行業的調研,圍繞汽車行業主要崗位群的需求狀況,確定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職業能力及素質要求,制定“以能力為本位、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基本素質+關鍵能力+職業技能”的多層次全方位能力體系。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深化“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采取“三層推進”實施辦法,實現學生能力與企業崗位需求接軌。“三層推進”即:一層實現職業認知和職業體驗;二層實現基礎學習和專業實習;三層實現崗位訓練和頂崗實習。
課程改革
按照工學結合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利用項目教學、場景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創建實踐教學的教學環境,突出“行為導向、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其創新點一是知識結構創新,變傳統的學科教學為按照崗位技能需求為目標劃分的項目教學,項目中融合該崗位項目所需的所有學科的知識、技能,形成基于崗位需要的立體能力體系;二是教學過程創新,模塊教學中打破原有的由“理論-實踐”的傳統教學過程變為“實景-實例-實物-理論-仿真-實訓”的多維立體教學過程,這更符合中職學生的認知規律;三是教學方式創新,通過使用數字仿真技術、現代信息化技術多渠道優化教學過程,規范使用“七步教學法”,即“準備-案例導入-信息介紹-示范操作-學生模仿-評價總結(結合自評互評)-練習”。
校企合作
繼續開展汽車專業職教聯盟的深度合作,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扎實穩妥地實行學生頂崗實習、工學交替和定向培養的辦學模式。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機制,完善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管理制度,提高社會服務能力,擴大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規模,為汽車行業發展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在原有的基礎上,與濱海新區汽車企業合作新建2個校外實習基地,使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增強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拓寬就業渠道。依托校企合作專業建設委員會,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師資培訓、研發教具、實訓中心建設等多方面和企業展開深度合作。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的職業范圍主要涉及汽車維修與服務行業。汽車服務企業,對應崗位:1.汽車機電維修技工2.汽車售前檢驗、維修技工3.汽車配件管理員4.汽車維修服務前臺接待員5.汽車銷售員6.車輛內飾裝具工。零配件生產,對應崗位:裝配工。整車組裝企業,對應崗位:裝配工、檢驗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