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委書記:蔣慶哲
蔣慶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12月生,山東魚臺人,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兼任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1978年至1982年在華東石油學院煉制系化學專業學習;1987年獲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工學碩士;2002年獲石油大學(北京)工學博士;1991年至1993年在石油大學(北京)先后任團委書記、學工部(處)部長;1993年至1994年任石油大學(北京)化工系主任;1994年至2005年任石油大學(北京)黨委副書記;1998年至2005年兼任石油大學(北京)紀委書記、工會主席。2005年6月至2016年8月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
蔣慶哲教授長期從事低碳方面研究,負責學校能源與低碳經濟學科產業低碳經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碳排放的評估與計算、二氧化碳轉化與利用、化工工藝節能與評價等。先后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等多項科研項目,尤其在碳轉化和碳利用方面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并提交多份具有建設意義的研究報告。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其中被SCI、EI等國際檢索機構收錄論文50余篇,獲發明專利6項,出版著作4部(含合著)。先后4次榮獲原國家教委、教育部、國家能源局等科技成果獎。
2016年8月,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組織、干部、統戰工作;分管黨委辦公室、黨委組織部、黨委統戰部;聯系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國際關系學院。
校長:夏文斌
夏文斌,男,1962年10月生,安徽天長人,哲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主持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員,兼任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1979——1983年在安徽大學哲學系就讀,1988年——1991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1990——1994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1991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1992年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1997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2004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2007——2009年任黑龍江鐵力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2010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2011年任北京大學副校級干部,2011年任石河子大學副校長(援疆)、2014年任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援疆),2018年任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援疆)。
主要著作有:《當代中國的發展哲學》《區域公平的當代建構》等,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等刊物上發表論文80余篇。先后獲教育部、北京市和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9年8月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發展規劃、學科建設、人事、審計工作;分管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學科建設辦公室)、人力資源處、人才交流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系公共管理學院、信息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 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坐落在首都北京朝陽區。學校校園規劃精致,環境優雅,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學校前身為高級商業干部學校,創建于1951 年,受中央貿易部和教育部雙重領導。1952 年,中央貿易部撤銷,學校劃歸對外貿易部,受對外貿易部和教育部雙重領導。1953 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由教育部委托對外貿易部領導。1954 年,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并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以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為基礎成立北京對外貿易學院。1984 年,學校更名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 年6 月,原中國金融學院與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劃歸教育部直屬。2010 年12 月,教育部與商務部正式簽署協議,共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蔣慶哲,校長夏文斌。
歷經幾代師生員工的艱苦創業和努力奮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經、管、法、文、理、工六大門類,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金融學、工商管理、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為學科特色的多科性財經外語類大學。目前,學校下設研究生院及18 個學院,并設有體育部;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2 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 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1 個,教育戰略與規劃研究中心1 個,北京市重點學科7 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 個,博士后流動站4 個,一級學科博士點7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 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2 個,本科專業46 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1600 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 余人,學校還聘請一定數量的兼職教師及外國專家。這是一處群英薈萃之地,老教授中名家耀眼,中青年教師里新秀輩出。大批獲得政府特殊津貼、受聘擔任政府學術機構成員的專家學者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大部分中青年教師在國外留學或進修過,教學科研水平高,許多人被評為省部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入選國家優秀人才培養工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1.6 萬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5200 余人,來華留學學歷生2400余人。學校培養的學生一直以專業知識和技能扎實、外語嫻熟、思維活躍、實踐能力強而受到社會的普遍歡迎,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的外貿、金融、會計、教育科研等行業領域以及國家機關、中國駐外商務機構,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尤其是經貿事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學校的學術研究在我國對外經貿科研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設有130余個研究單位,其中中國WTO 研究院是全國唯一的研究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校圖書館文獻總量190 余萬冊(件)。學校主辦并公開發行多種學術刊物,其中《國際貿易問題》、《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日語學習與研究》、《Journal of WTO and China》(WTO與中國)等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學校出版社每年出書百余種,在高校中享有較高聲譽。學校也是國家培訓高級經濟管理干部的基地之一,設有政府委托或與外國合辦的多個高級在職培訓機構。
學校于1989 年11 月在國內率先成立了校董會。李嵐清為首任校董會主席,榮毅仁、霍英東等任名譽主席,吳儀為第二任校董會主席。2011 年9 月,校董會第三屆會議選舉施建軍為第三任校董會主席,石廣生、劉鴻儒、陳元為榮譽主席。校董會的建立,對于學校的建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和支持:政府機構、企業家、財團、大公司等紛紛向學校捐資設立基金或獎學金,許多國際著名的跨國企業成為學校的贊助團體。目前,社會力量在學校設立的獎學金、獎教金等20 余項,院系級基金則更多。學校與美、英、法、德、日、俄、意、澳等51 個國家和地區的280余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交流關系,不斷開展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面向世界辦學的特色更加鮮明。
面對新時期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學校倡導追求卓越、創造精品的理念,堅持辦精品大學、控制辦學規模,辦特色大學,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現代化發展之路,加強國際化建設,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將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作為長期愿景和歷史使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10號,處于北京北三環和四環的中間位置,學校西門對面是“中國日報社”,南側是“中日友好醫院”,東門對面是“芍藥居”,北面是“中國現代文學館”。
乘車路線
1.由北京站到對外經貿大學
乘地鐵2號線,在崇文門站換乘地鐵5號線,惠新西街南口下車,出站后沿北土城路向東500米,路口向北300米即到。
乘坐公交674路對外經貿大學站下車。
乘坐出租車到對外經貿大學,費用大約30元。
2.由北京西站到對外經貿大學
乘坐地鐵7號線,在磁器口站換乘地鐵5號線,惠新西街南口下車,出站后沿北土城路向東500米,路口向北300米即到。
乘坐公交694路到北太平橋西下,換乘361路對外經貿大學站下車。
乘坐出租車到對外經貿大學,費用大約60元。
3.由北京南站到對外經貿大學
乘地鐵14號線,在蒲黃榆站換乘地鐵5號線,惠新西街南口下車,出站后沿北土城路向東500米,路口向北300米即到。
乘坐出租車到對外經貿大學,費用大約80元。
4.由首都國際機場到對外經貿大學
乘坐機場巴士5線(首都機場-中關村),小營站下車,換乘公交379、406、419、479對外經貿大學站下車。機場巴士5線每天7:00-24:00,每30分鐘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