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是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綜合類高等職業院校,隸屬錫林郭勒盟行署。學院位于素有“草原明珠”之稱的錫林浩特市。學院占地面積2000畝,建筑面積44.36萬平方米,實有固定資產50.04億元,其中實驗實訓設備總值2.7億元。擁有配套齊全的教學、實驗、實訓和生活設施,條件一流。現有專兼職教師805人,其中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325人。全日制在校生15596人(含留學生261人)。
學院現設有醫學系、機械與電力工程系、草原生態與畜牧獸醫系、師范教育系、蒙古語言文化與藝術系、體育系、成吉思汗電影藝術系、通用航空系、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經濟管理系、信息技術工程系、汽車系、馬術系、民族中專部、思想政治理論部、繼續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部、內蒙古電大錫林郭勒盟分部等17個教學單位,設有內蒙古社科院錫林郭勒分院、蒙古文化研究所、游牧文明研究所、褐煤粉煤灰工程技術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院、食品檢驗檢測中心等研究機構。學院與吉林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聯辦招收在職工程碩士和教育碩士研究生學位班,與內蒙古師范大學、赤峰學院合作開設體育教育(足球)、學前教育、護理3個職業本科專業;開設有護理、電廠熱能動力裝置、畜牧獸醫、播音與主持(蒙語標準語)等58個高職專業(含方向)。新建成占地面積32000平米、設備先進的附屬康復醫院,為發展錫林郭勒盟健康產業、建設養老社區提供支撐。
學院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全國“第五屆黃炎培優秀學校獎”“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院校”等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2017—2019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2019年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職業院校官微五十強”院校,獲得了教育部老年照護、汽車維修、web前端、智能財稅、母嬰護理五個1+X試點;是“全國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單位、首批“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和自治區“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
公辦全日制綜合類高等職業院校。
錫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北緯42°32′~46°41′,東經111°59′~120°00′。北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103公里;西與烏蘭察布市交界;南與河北省毗鄰;東與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相連。距北京直線距離460公里。
錫盟轄2個市、9個旗、1個縣、1個管理區、1個開發區,共32個蘇木、4個鄉、35個鎮、8個街道辦事處,150個社區居委會、572個嘎查委員會、277個村民委員會。13個旗縣市(區)分別是:錫林浩特市、二連浩特市、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阿巴嘎旗、東烏珠穆沁旗、西烏珠穆沁旗、鑲黃旗、正鑲白旗、太仆寺旗、正藍旗、多倫縣、烏拉蓋管理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錫林浩特市是中共錫盟委、錫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是錫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二連浩特市是中國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東歐各國的大陸橋,是內蒙古自治區計劃單列市。珠恩嘎達布其口岸是中國面向蒙古國常年開放的重要陸路口岸。
2018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05.4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9.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5.74%,比上年末提高0.61%。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5.46%,比上年末減少0.2%。全年出生人口1.01萬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0.63萬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
2018年末,錫盟戶籍人口總戶數442 802戶,戶籍人口總數1 040 529人。其中男520 433人,女520 096人,農牧區人口567 518人,非農業人口473 011人,出生人口 10 113人,出生率9.72‰,死亡人口6316人,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長率3.65‰。戶籍人口漢族665 037人,蒙古族328 306人,回族12 009人,滿族33 276人,朝鮮族169人,達斡爾族945人,鄂溫克族63人,鄂倫春族16人,壯族85人,藏族44人,錫伯族8人,苗族55人,土家族82人,彝族65人,維吾爾族1人,其它少數民族368人。漢族普遍分布在全盟各旗縣市(區),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太仆寺旗、錫林浩特市、多倫縣。蒙古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有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錫林浩特市、正藍旗及正鑲白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其它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錫林浩特市、太仆寺旗、正藍旗和多倫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