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和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屬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附設高職。學校是國家首批示范高職院校、全國優質專科高職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雙高”校)建設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先后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工作先進集體”“首批50所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薄叭珖咝.厴I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陜西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招計劃4700人。
|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科類 | 單招計劃 |
| 水利工程學院 | 水利工程 | 物理類、三校生 | 160 |
| 水利水電工程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 | 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水利機電設備智能管理 | 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給排水工程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安全技術與管理 | 萬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工程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建筑設備工程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工程造價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60 | |
| 建設工程監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智能建造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交通與測繪工程學院 | 工程測量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 | 100 |
|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20 | |
|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 | 100 | |
|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80 | |
|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無人機測繪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機電工程學院 | 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80 |
|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 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30 | |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30 | |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80 | |
| 信息工程學院 | 應用電子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30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40 | |
| 大數據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動漫制作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80 | |
| 現代通信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軟件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生物工程學院 | 園藝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植物保護與檢疫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綠色食品生產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農業生物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生態環境工程學院 | 林業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園林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環境監測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40 | |
| 園林工程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建筑室內設計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 水環境智能監測與治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70 | |
| 環境藝術設計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藥物與化工學院 | 石油化工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70 |
| 生物制藥技術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70 | |
| 藥品質量與安全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藥學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20 | |
| 中藥制藥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健康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動物工程學院 | 動物醫學 | 物理類、三校生 | 100 |
| 畜牧獸醫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200 | |
| 寵物醫療技術 | 物理類、三校生、三校生 | 80 | |
| 畜禽智能化養殖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寵物養護與馴導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大數據與財務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大數據與會計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30 | |
| 電子商務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現代物流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 現代農業經濟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80 | |
| 旅游與管理學院 | 現代物業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60 |
| 旅游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100 | |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
| 應用英語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30 | |
| 人力資源管理 | 歷史類、物理類、三校生 | 50 |
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證書種類: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校專科畢業證書。
參加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的考生,必須已完成2025年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普通高考)或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職教單招)報名手續;思想品德考核及身體健康狀況符合要求。
(1)文化基礎考試
所有單招考生均應參加文化素質測試??荚囆问綖楣P試,由示范性高職院校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閱卷,學校組織考試,時間為180分鐘,在一張試卷上綜合考核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知識,每科100分,總分300分。
(2)職業適應性測試
職業適應性測試針對普通高中畢業生和高中同等學力者進行,主要甄別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同等學力人員職業性向,引導考生合理選擇專業,促進考生按照自身興趣健康成長。主要采用面試的方式進行,總分300分。
(3)職業技能測試
職業技能測試針對“三校生”進行,分為專業能力測試和技術技能測試,其中專業能力測試采用筆試100分,技術技能測試采用面試200分。
單招成績計算方法:總成績=文化素質測試+職業適應性測試(職業技能測試)成績。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對考生按示范高職院校單招考試成績總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根據招生計劃總數、考試成績和考生志愿,按照不同選拔方式分別劃定錄取控制線進行錄取,分數相同時,按照文化素質測試成績依次排序錄取;以不低于實考人數3%的淘汰比例,確定錄取人數;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只認可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參加文化素質測試(筆試)和職業適應性測試(職業技能測試)的學生,對進檔考生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考生并確定錄取專業??忌顖蟮膶I志愿均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調劑到未錄取滿額并符合錄取要求的專業;若考生不服從調劑,作退檔處理。
對單招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以《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等有關規定為基本原則。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特殊身體健康要求的專業,考生必須依據自身健康狀況按照要求填報。對于高考體檢結果或學校體檢復查結果不符合前述規定或要求的考生,學??扇∠浔活A錄取或錄取資格。
對于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政策,根據(陜招辦〔2014〕21號)文件執行。申請免試入學的考生,需在3月10日之前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具有高中學歷的退役士兵,免文化素質測試,文化素質測試成績按滿分計。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專業嚴格按照陜西省發改委、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確定收費標準。
學費:生物工程學院、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動物工程學院所涉及專業6500元/年;其余專業7150元/年。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以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多種方式并舉的獎勵資助體系。在新生入學報到時開通“綠色通道”,保證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
國家獎學金:每生每年10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國家助學金:家庭經濟一般困難每生每年3200元,家庭經濟特別困難每生每年4200元,退役士兵每生每年3700元。服兵役學生國家教育資助: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0元。學校獎學金:學校一等獎學金2000元/學年,二等獎學金1000元/學年,三等獎學金400元/學年。勤工助學: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在生源地縣區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每生每年不超過20000元。
學校地址:陜西省咸陽市楊凌示范區渭惠路24號、楊凌西農路10號、楊凌佑仁路5號
聯系方式:029-87083921
湖北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A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上海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薄摇?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湖北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