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專項計劃作為高考招生中的一項特殊政策,旨在為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提供更多進入優質高校的機會。許多符合條件的考生關心,通過地方專項計劃能報考哪些學校,其中是否包含 985、211 高校。
招生院校以省屬重點高校為主
地方專項計劃的招生院校通常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所屬的重點高校為主 。這些省屬重點高校在本省范圍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教學質量,學科門類較為齊全,能為考生提供豐富的專業選擇。以 2025 年山東省為例,共有 16 所省屬院校具有地方專項計劃招生資格,包括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濟南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這些學校涵蓋了工科、理科、師范、醫學、財經等多個領域的優勢專業 。再如湖南省,2025 年有 14 所院校參與地方專項計劃招生,像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 ,均在不同學科領域為當地學子提供深造機會。
部分 985、211 高校參與
部分省份的地方專項計劃中確實有 985、211 高校的身影。例如在重慶市,重慶大學作為 “雙一流”、985 和 211 高校,參與地方專項計劃招生 。在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作為 211 高校,也在地方專項計劃的招生院校之列 。在湖南省,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這兩所 985、211 高校,同樣面向符合條件的本省農村學生招生 。不過,并非所有省份的地方專項計劃都有 985、211 高校參與,且這些高校在地方專項計劃中的招生專業和名額通常有限,競爭也較為激烈。
報考時需關注的要點
招生政策與條件:各省份對于地方專項計劃的報考條件有明確規定,如戶籍、學籍等要求。一般需考生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的戶籍地及居住地在實施區域的農村,且本人具有當地連續 3 年以上的戶籍,同時具有戶籍所在縣(市、區)高中連續 3 年學籍并實際就讀 。考生務必提前了解本省政策,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報考資格。
招生專業與計劃:不同學校在地方專項計劃中的招生專業有所不同。部分學校傾向于投放農林、水利、地礦、機械等專業,也有學校會拿出一些熱門專業進行招生,如計算機、臨床醫學等 。考生要關注各高校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及計劃數,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規劃選擇報考。
錄取分數線:地方專項計劃的錄取分數線一般低于高校普通批次錄取線,但具體分數差因學校和專業而異。例如 2024 年湖南大學通過地方專項招生的計算機專業,錄取線比普通批低 22 分 。考生可參考往年各高校在本省地方專項計劃的錄取分數線,合理評估自己的報考實力。
總之,地方專項計劃為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高校選擇,既有眾多省屬重點高校,也包含部分 985、211 高校。符合條件的考生應充分利用這一政策,仔細研究招生院校和專業,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報考,增加進入理想高校的機會。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對中職生而言,中職學考與職教高考的銜接政策,是打通升學通道的關鍵保障。近年各地持續優化兩者銜接機制,讓中職生的學習成果更高效轉化為升學優勢。本文從銜接核心要點、政策紅利、備考建議三方面拆解,幫中職生吃透政策、精準備考。
隨著高等教育分類發展,“職業本科” 和 “應用型本科” 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不少職校生或家長糾結:兩者學歷認可度有差距嗎?選哪個更利于就業和發展?其實兩者均為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學歷,但定位、培養方向不同,認可度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
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當下,高本貫通作為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許多人關心,2026 年哪些省份有高本貫通招生?能不能跨省報考高本貫通項目呢?
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當下,升學路徑日益豐富,高本貫通作為一種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很多人對高本貫通的理解存在誤區,常常將其與 “專升本” 混為一談。那么,高本貫通到底是 “3+2” 還是 “專升本” 呢?
三大專項計劃(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高校專項)是面向特定群體的升學優惠政策,資格審核嚴格。部分考生或家長試圖通過 “偽造戶籍”“虛報學籍” 等方式造假獲取報考資格,卻忽視了背后的嚴厲追責機制;同時,人臉識別技術已成為資格核查的重要手段,有效遏制造假行為。
國家專項計劃作為貧困地區考生的重要升學通道,不少人擔心 “報名流程復雜,需要頻繁跑手續”“還要寫自薦信、找高校蓋章,操作難度大”。實際上,國家專項計劃報名流程已高度簡化,全程以 “線上審核” 為主,無需寫自薦信,也不用跑高校蓋章,僅需完成 “資格申報 + 志愿填報” 兩大核心步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