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29日從教育部了解到,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更好地支撐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教育部等九部門制定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聚焦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質量不高等問題,規劃設計了10項任務,27條舉措。
行動計劃提出,強化中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鞏固??聘呗毥逃闹黧w地位,穩步發展高層次職業教育。推動各地落實職業學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穩步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試辦職業教育本科專業。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根據產業需要和行業特點,適度擴大專業學位碩士、博士培養規模,推動各地發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
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動計劃提出,支持國有企業和大型民營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將企業辦學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支持行業領軍企業主導建設全國性職教集團,分領域建設服務產業高端的技術技能人才標準和培養高地。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鼓勵企業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
在職業教育考試招生方面,行動計劃明確,保留高職學校通過普通高考招生的渠道,保持分類考試招生為高職學校招生的主渠道。規范長學制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逐步取消中職本科貫通,適度擴大中職??曝炌?,貫通專業以始讀年齡小、培養周期長、技能要求高的專業為主。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在中職升學體系中,中職學考和職教高考常被考生混淆。其實兩者雖有銜接,但定位、考核、用途截然不同,直接影響升學路徑選擇。本文從5大核心維度拆解差異,幫中職生和家長精準區分,避免備考走偏。
對于備戰廣東省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的考生而言,精準掌握本地加分政策是提升錄取概率的關鍵。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每年會發布專項加分政策,結合2025年最新要求,加分項聚焦特殊群體、技能競賽、優秀表現三大維度,且有明確的申報規范。本文為考生梳理具體加分項目及實操要點。
“高職高考能加分嗎?哪些情況可以享受到加分?”每年高職高考報名階段,加分政策都是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事實上,各地針對高職高考(又稱“3+證書”考試)均設有明確的加分政策,涵蓋特殊群體、技能競賽獲獎等多個維度。
在綜合素質評價填寫中,專業與學校選擇需結合自身適配性、規劃邏輯及呈現重點,避免盲目填報。
在專升本志愿填報中,不少考生因無法準確識別 “聯合培養” 專業,要么誤報非聯培專業錯失實踐資源,要么漏報聯培專業錯過低分升學機會。實際上,“專升本聯合培養” 專業有明確的官方標注與信息來源,只需通過 “查渠道、看標注、核細節” 三步,就能精準識別。2026 年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操作,避免志愿填報失誤。
在專升本聯合培養報考中,不少考生擔心遇到 “企業訂單綁定就業”“強制安排實習”“隱性額外收費” 等問題,影響學習體驗與權益。實際上,這三類情況在聯合培養中可能存在,但需區分 “政策允許的合理情形” 與 “違規侵權行為”,并非所有聯合培養都有此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