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來的留學生付出高昂的學費,自然希望按期完成學業,而美國的大學與中國的大學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課堂文化,實際上,美國大學課堂特征也基本上體現在美國各教育階段甚至職場上,那么赴美的留 學生須知美國大學課堂文化有哪些?
1、別做課堂里的“邊緣人”
語言障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文化,美國大學大多數的課堂都要求學生踴躍發言,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或是對自己不清楚的內容提出疑問。這一點不僅對主修文科的學生重要,學理工科的也一樣。因 為在美國大學里,所有的學生都要上一些屬于必修性質的文科課程。
通過課堂發言,不僅可以提高你在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也對你的學習成績有幫助,因為在美國大學里,課堂參與和表現在學生的成績單上占著一定的比例。當然為了不做大學課堂里的邊緣人,就要及早突 破自我,讓自己融入其中。
留學生從第一學期的開學之初就要在課堂上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觀察美國同學如何講話,如何與老師互動,從語氣用詞到表情動作細心揣摩。美國學生在課堂上發言一般都很隨意自然。留學生要注意的是 放松自己,避免緊張尷尬的表情,如眼神躲閃和一些扭捏的動作等等。
2、Team work不可或缺,早晚要適應的
在美國的大學課堂里幾乎所有的課上都有這個教學內容:教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做項目(或叫課題)。有時每個小組的題目相同,有時不同。每個小組的成員要在課后聚在一起討論,分工協作,最后在一 起匯總。項目完成后,各個小組都要在全班面前做匯報演講。教授根據評分標準給各個組打分,有時還會讓全班同學互相打分。小組的得分就是每個組員在這門課上的一個分數。
留學生感到壓力的有兩方面:一是與同學溝通合作,二是在眾人面前做演講。
小組項目都是在課后做,所以你就要與你的同伴保持有效的聯絡,在約定時間地點時,要友好靈活,到了聚會見面時要按時守約。在小組分工時要搞清楚自己該承擔的內容,以免因為誤解耽誤整個項目的成 績。在項目的最后演講展示階段,留學生往往會因為語言原因自動退縮,這在留學之初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長期這樣下去,一會降低自己在教授心目中的印象分,二會在同學中被邊緣化。
3、學會向你的教授提問
每門課的教授在學期開始的時候都會宣布自己的辦公室時間,一般是一周兩次,一次幾個小時。這是專門為學生提供的一對一的答疑輔導時間,學生需要登記預約。
學生人數多的大公校,學生得到的見面機會和時間就少,而一些小型文理學院因為教授和學生的比例低,學生就能得到更多的輔導時間。
面對這樣難得的個別輔導機會一些留學生卻在“犯難”,不知道該如何與教授單獨交流,不知該問些什么問題。那么,下面這些問題也許會有所幫助。
1、“您能不能再講解一下今天課上這部分內容”
作為一個國際學生,問這樣的問題絕不丟人,相反它能幫助教授了解你遇到的困難。
2、“您有沒有什么建議幫助我參與到課堂討論中”
很多留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在討論問題時,巴不得躲在椅子后面,希望教授不要點自己的名字。因為大部分國際學生都不像美國學生那樣習慣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盡管很多時候他們心里有獨特的觀點。
有一位留學生分享過這樣的經驗:“當我在與教授單獨會面時表達了我想改變自己參與到課堂里的愿望時,教授不僅給我建議,后來還在課堂上特別留意我,提一些跟我或是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問題,給我創 造發言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慢慢地,我在課堂上上說話變得自信而隨意了。”
3、“您對這個作業的要求是什么”
美國大學教授對作業的要求嚴格細致,一般會列出若干項要求,每項在分數里占一定的百分比。而作業的成績都要計入學期總成績的。
作為留學生,對教授用嚴謹的文字列出的要求不得要領是很正常的,那么與其自己在那里冥思苦想,不如直接大膽地去問教授。
總之,向教授提出這些問題并不意味著你的能力不夠,相反,會體現出你是一個對自己的學術表現很看重的人。
4、守規矩很重要
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有大量的時間是用來討論問題、表達觀點、師生互動的,但這并不意味著隨意、混亂和無約束。以禮貌和尊重的態度對待老師和同學依然非常重要。無論是作業還是考試,抄襲在美國大 學的課堂上是“零容忍”的,后果的嚴重性常常是留學生們想象不到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也值得留學生注意。
作為與美國學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環境里長大的留學生來說,美國大學課堂上與中國大學的不同之處往往是你最初遭遇到的“瓶頸”,不過一旦你以積極的態度了解、適應了這一切,你就會重拾自信,你的 留學生活就會變得順暢,變得有意義、有收獲。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香港大學宿舍有獨立衛浴嗎?澳門讀書可以自己租房子住嗎?宿舍費用和租房哪個更劃算?”除了升學錄取,港澳高校的住宿問題也是考生和家長重點關注的話題。不少人因不了解住宿政策,要么錯過宿舍申請時間,要么盲目租房遭遇糾紛。事實上,港澳高校宿舍條件因院校層次差異較大,租房雖可行但需提前規劃。
“預算有限也想留學?”2026 年全球留學市場中,性價比已成為留學生選目的地的核心指標。性價比并非單看費用,而是 “學費 + 學制 + 就業政策 + 教育質量” 的綜合考量。本文結合最新政策,拆解 4 類高性價比留學國家,助不同需求的學子精準決策。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留學的“標桿目的地”,憑借優質教育、安全環境等標簽備受青睞,但也存在學制緊湊、費用偏高等問題。本文從學術、生活、就業等核心維度拆解優劣勢,幫助想要新加坡留學的學子結合自身情況理性決策。
“出國留學選哪個國家最好?”這是學子和家長規劃留學時的核心疑問。其實沒有絕對的“最好”,只有“更適配”——不同國家在語言要求、留學費用、就業前景上差異顯著,需結合自身條件精準匹配。
俄羅斯以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親民的留學成本,成為中國留學生的熱門選擇。更具吸引力的是,俄羅斯多所頂尖院校向中國留學生提供全額免學費名額,涵蓋理工、文科、藝術等多個領域。本文盤點免學費院校名單,解析申請關鍵條件,助力學子低成本實現留學夢。
在留學 “低齡化” 的趨勢下,不少家長將目光投向馬來西亞,為孩子規劃初高中留學之路。但這一選擇是否明智?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