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當下,升學路徑日益豐富,高本貫通作為一種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很多人對高本貫通的理解存在誤區,常常將其與 “專升本” 混為一談。那么,高本貫通到底是 “3+2” 還是 “專升本” 呢?
一、高本貫通之 “3+2” 模式
高本貫通中的 “3+2” 模式,是指學生先在高職院校進行 3 年的專科階段學習,然后通過特定的轉段考核,升入與之銜接的本科院校繼續進行 2 年的本科階段學習,最終獲得本科學歷。這種模式在上海、北京、云南等多地廣泛推行。
以 2025 年上海市教委批復同意增設的 9 個高本貫通專業點為例,其采用的就是 “3+2” 培養模式。在這 5 年的學習過程中,前 3 年學生按高職院校全日制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由高職院校進行管理與服務。但并非所有學生都能順利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學生需要邁過幾道 “關卡”:入學一年后院校會對學生進行專業甄別,不符合考核要求的將轉入平行或相近專業;必須修滿前三年課程且成績合格,同時達到如獲得上海市計算機一級證書、大學英語四級證書等能力水平要求;在第三年還需通過 “專升本” 考試(這里的 “專升本” 考試是高本貫通體系內的轉段考,與常規專升本考試不同),成績符合要求才能升入本科院校。升入本科院校后,后兩年按本科院校學籍管理規定進行管理。學生修滿學分、考試合格,達到畢業要求,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還將獲得學位證書。
北京市的高本貫通項目同樣是前 5 年在入選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 的高職院校學習,后 2 年在本科高校學習。完成前 3 年學業且成績合格者,由高職院校頒發中職畢業證書;完成前 5 年學業且成績合格者,由高職院校頒發專科學歷證書;完成全部學業且成績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頒發本科學歷證書(專升本)。從高職到本科的轉段升學工作納入 “專升本” 范疇,但執行的是市教委當年貫通培養專升本轉段工作的相關政策。
云南省自 2024 年起實施的高職院校與本科高校 “3+2” 高本貫通培養項目,同樣是前 3 年在高職院校學習,后 2 年在本科高校培養(經合作院校協商同意,也可 5 年均在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前 3 年注冊為高職專科學籍,轉段升學的學生,以專升本形式進入本科高校后注冊為本科學籍。專業轉段升學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轉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合格學生由省招生考試院按照 “專升本” 錄取程序開展錄取工作,第 4 學年上學期進入本科階段學習。學生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學時學分,完成規定教學活動,考核合格,達到畢業要求的,頒發普通高等學校專科起點本科畢業證書,冠以 “貫通培養” 字樣,符合學位條例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
二、高本貫通與 “專升本” 的區別
雖然高本貫通最終也涉及到升入本科階段學習,與 “專升本” 有相似之處,但二者在本質上存在諸多不同。
(一)招生對象不同
“專升本” 的報考對象主要包括普通應屆專科畢業生、參加基層服務項目期滿的專科畢業生以及退役士兵考生,其中普通應屆專科畢業生占比最大。以上海市為例,無論是上海本地專科院校畢業的學生,還是考到外省市的上海生源專科畢業生,都可以報考上海的 “專升本”。而高本貫通則是以參加當年統一高考的考生為招生對象,其起點是高中畢業生,與 “專升本” 的招生對象完全不同。
(二)專業選擇和對應關系不同
“專升本” 的考生需要根據當年本科院校公布的招生簡章要求來選擇院校及專業,由于本科院校提供的 “專升本” 專業有限,學生往往很難繼續攻讀高職已學的專業,在專業選擇上需要重新考量和規劃,選擇范圍相對較廣,但競爭也更為激烈。而高本貫通的專科和本科專業是一一對應的,這種一體化設計能夠將不同學制段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整合起來,發揮整體效應。學生在報考時就明確了未來 5 年的學習專業路徑,有利于學生的專業成長和職業規劃。調研結果表明,“高本貫通” 專業的學生對于本專業的認同感更強,畢業后更愿意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
(三)培養模式不同
高本貫通是一種一體化的培養模式,通常為 “3+2” 模式,從專科到本科的課程設置是經過統籌規劃的,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技能的遞進性,能更好地適應產業升級對勞動者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的要求。而 “專升本” 的學生在專科階段按照專科院校的培養方案學習,升入本科后再按照本科院校的培養方案進行學習,兩段學習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脫節,學生在本科階段可能需要花費時間去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
(四)升學難度不同
高本貫通的學生在完成 3 年專科學習后,只要通過轉段考核就能升入本科院校,這個轉段考核是基于學生在高職階段的學習情況,且考核內容和標準是在高本貫通培養體系內制定的,相對來說難度較小。例如,上海市高本貫通的學生在第三年參加的轉段考,是對其前三年學習成果的檢驗,只要學生認真學習,達到學校規定的要求,通過考核的概率較大。而 “專升本” 的考試是面向眾多專科畢業生的選拔性考試,競爭激烈程度較高。以 2022 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招收 “專升本” 新生考試工作安排為例,眾多專科畢業生競爭有限的本科招生名額,錄取比例相對較低。
(五)畢業證書標注不同
高本貫通獲得的本科畢業證書雖然也是專科起點本科,但在一些地區會冠以 “貫通培養” 字樣,以區別于普通專升本的畢業證書。例如,云南省高本 “3+2” 項目專業學生,獲得的本科畢業證書會明確標注 “貫通培養”。而 “專升本” 的畢業證書則是普通的專科起點本科畢業證書,不特別標注 “貫通培養” 相關字樣。
綜上所述,高本貫通的 “3+2” 模式是一種獨立且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的 “專升本” 在多個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無論是從招生對象、專業選擇、培養模式,還是升學難度和畢業證書標注等方面,都有著各自的特點。對于學生而言,了解這些區別,有助于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發展規劃,做出更為合適的升學選擇。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對中職生而言,中職學考與職教高考的銜接政策,是打通升學通道的關鍵保障。近年各地持續優化兩者銜接機制,讓中職生的學習成果更高效轉化為升學優勢。本文從銜接核心要點、政策紅利、備考建議三方面拆解,幫中職生吃透政策、精準備考。
隨著高等教育分類發展,“職業本科” 和 “應用型本科” 逐漸走進大眾視野,不少職校生或家長糾結:兩者學歷認可度有差距嗎?選哪個更利于就業和發展?其實兩者均為國家認可的全日制本科學歷,但定位、培養方向不同,認可度需結合具體場景判斷。
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當下,高本貫通作為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多學生和家長的關注。許多人關心,2026 年哪些省份有高本貫通招生?能不能跨省報考高本貫通項目呢?
在教育多元化發展的當下,升學路徑日益豐富,高本貫通作為一種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正逐漸受到關注。然而,很多人對高本貫通的理解存在誤區,常常將其與 “專升本” 混為一談。那么,高本貫通到底是 “3+2” 還是 “專升本” 呢?
三大專項計劃(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高校專項)是面向特定群體的升學優惠政策,資格審核嚴格。部分考生或家長試圖通過 “偽造戶籍”“虛報學籍” 等方式造假獲取報考資格,卻忽視了背后的嚴厲追責機制;同時,人臉識別技術已成為資格核查的重要手段,有效遏制造假行為。
國家專項計劃作為貧困地區考生的重要升學通道,不少人擔心 “報名流程復雜,需要頻繁跑手續”“還要寫自薦信、找高校蓋章,操作難度大”。實際上,國家專項計劃報名流程已高度簡化,全程以 “線上審核” 為主,無需寫自薦信,也不用跑高校蓋章,僅需完成 “資格申報 + 志愿填報” 兩大核心步驟。













